“碳”路实践多样金融创新产品涌现
自去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从数据来看,相关贷款落地成果显著。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发放资金530亿元,自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以来已累计发放资金1386亿元。
2022年5月,人民银行经批准再增加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专门用于同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领域。目前相关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与碳减排支持工具形成合力,加快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链技术改造与创新,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各银行金融机构在碳减排领域的信贷投放依然会重点围绕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来展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相关金融机构又将在哪些领域积极尝试?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实践创新?
据悉,多家银行“试水”碳账户创新。例如,中信银行基于
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
平台——“中信碳账户”上线;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
平台——“低碳家园”是目前银行业首个全卡碳账户;
北京银行近日正式发布“京碳宝”企业碳账户等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此分析认为,通过个人“碳账户”建设可以形成绿色消费意识的正向激励,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碳减排目标下进行链接,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意愿。通过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有助于引导或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同时,绿色生活方式普及将凝聚起强大的社会
节能减排力量,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
除此之外,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正在不断扩围。6月22日,首批5单转型债券项目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发行人分别是华能国际、大唐国际、中铝股份、万华化学及山钢集团。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电解铝节能技改、动能转换升级减量置换等转型领域。
“首批转型债券支持项目选取了电力、钢铁、化工等投资者最关注同时也是低碳转型效益较为显著的几大行业。”国家开发银行资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
绿色债券的重要补充,可以为传统高碳排放企业向低碳排放转型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未来,业内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还有发展的空间,首先是发放对象有望延伸至大型城商行、农商行;其次是倾斜领域,当前节能环保领域信贷需求较少,碳减排技术项目尚处于研发示范阶段,仍需要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在减排领域上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