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推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撬动更多资金支持碳减排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姚 进2021-12-06 13:19

市场期许已久的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出炉。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业内人士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推出,不仅意味着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箱的进一步扩容,支持绿色转型新添了一个有力抓手,也是金融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具体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用好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注重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支持力度超预期
 
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的项目有哪些?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减少碳排放为导向,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个碳减排领域。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重点支持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碳减排空间较大、给予一定支持可带来显著减排效应的行业。
 
具体而言,清洁能源领域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源利用、抽水蓄能、氢能利用、地热能利用、海洋能利用、热泵、高效储能(包括电化学储能)、智能电网、大型风电光伏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等。节能环保领域主要包括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改造等。碳减排技术领域主要包括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上述负责人表示,后续支持范围可根据行业发展或政策需要调整。
 
支持力度超预期,是业内人士对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普遍感受。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碳减排支持工具实际上属于央行再贷款的一种,即商业银行向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利率为1.75%。在现有再贷款工具中,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为2.95%,支小支农再贷款利率为2.25%,扶贫再贷款和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这说明在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碳减排资金成本方面,政策支持力度很大。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央行推出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防疫物资领域骨干企业,首次采取了“先贷后借”机制。本次碳减排支持工具同样采取“先贷后借”机制,与上次专项再贷款有颇多相似之处。本次工具利率仅为1.75%,比一年期MLF利率低了120个基点,且没有额度限制,力度明显更大。
 
不过,碳减排支持工具规定“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有别于支小支农再贷款等按照“1∶1比例报销”。专家表示,这主要是为了强调银行在发放绿色贷款时“风险自担”,避免商业银行盲目冲量。同时,这也意味着银行的碳减排资金来源成本并非1.75%,假设银行发放相关贷款的其他40%资金来源于MLF,则综合资金成本将达到2.23%。
 
另外,银行向企业提供绿色信贷,利率要控制在相应期限档次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附近。“当前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为4.65%,而二季度末企业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8%。这项规定要比支小支农再贷款更严格,意味着要确保政策红利向企业端传导。”王青说。
 
不等同于降准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并未明确提出总量规模。此前市场一度有预期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操作总量可能会达到万亿元——相当于一次全面降准释放的资金总量。同时,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利率为1.75%,低于同期限的MLF利率,部分投资者将其理解为变相降息。
 
对此,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既不是短期促进信贷总量增长的逆周期调节手段,也不是变相降息。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规模不会很大,对全局影响有限;二是利率并非政策利率,高低都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变化;三是碳减排支持工具为再贷款工具,将其利率与MLF利率对比欠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很可能跨越多个经济周期。碳减排支持工具具备中长期以及调结构的基本属性,不宜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短期促进信贷总量增长的逆周期调节手段。”张旭说。
 
没有提出总量规模也不宜理解为“上不封顶”。在王青看来,结合“初期的碳减排重点领域范围突出‘小而精’”“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等要求,并非向所有银行推行,可以判断此项工具启动之初,银行还需要一个相关贷款项目评估审批能力建设的过程,而且企业申请相关贷款也有一定门槛。
 
另外,央行要求碳减排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LPR大致持平,这意味着银行对外发放的贷款利率水平偏低,可能也会导致银行将部分虽然符合碳减排要求但风险收益比过高的贷款项目排除在外。这些都意味着短期内碳减排再贷款资金恐难以大规模投放。
 
发挥政策示范效应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强调,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从而增加能源总体供给能力,金融机构应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融资支持,助力国家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领域发展,这样既支持了绿色节能领域发展,又避免了对传统能源行业所需资金造成挤压。
 
市场各方比较关心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减排效果如何实现。对此,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时,需提供碳减排项目相关贷款的碳减排数据,并承诺对公众披露相关信息。金融机构参考碳减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或市场认可的专业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以及贷款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计算贷款的年度碳减排量。
 
金融机构获得支持后,需按季度向社会披露政策支持的碳减排领域、项目数量、贷款金额和加权平均利率及碳减排数据等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人民银行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核查等多种方式,核实验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通过明确碳减排重点领域、强化金融机构对碳减排的信息披露等制度安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将发挥政策示范效应,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更充分地认识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鼓励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向企业和公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循环经济等理念,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述负责人称。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