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急需财政、货币政策精准、适度且高效的支持,但要坚守不让广大民众利益受损的底线。
碳达峰、碳中和堪称最近一段时间最流行的词汇,虽然从字面上看是
节能减排与环保问题,但背后涉及的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局。在7月16日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后,支持和促进
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接踵而至。
近日,财政部称正牵头起草《关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拟充实完善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积极构建有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政策和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几乎同时,央行在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介绍了
碳减排政策支持工具设立情况,主要是提供优惠利率融资,精准直达支持绿色发展,并有效撬动社会资金促减排。
曾经,中国经济以粗放式发展为主,虽然总量和速度均增长迅速,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给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扰,严重影响了民众对经济发展的获得感。加之近年经济转型迫切,特别是
新能源等领域弯道超车的需要,自2016年全球主要经济体承诺将共同遵守减缓气候变化的巴黎气候协定签署后,我国加快了全面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升级的步伐。今年3月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提出,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实现积极发展。
众所周知,任何一次战略转型都少不了政策层面的支持,尤其是这次涉及行业甚广且影响生活方式的能源转型大战略。所以最近财政部、央行这两个在资金方面权限较大的部门接连发声,预示着一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的支持即将落地。当然,为防范支持政策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务必精准、适度且高效。
从财政政策来看,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最直接的方式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2020年,全国财政共安排了生态环保资金44212亿元,年均增长8.2%。其中中央财政19333亿元,占比达到43.7%。这其中很多是直接向特定区域、行业或企业拨付资金,这种最简明的做法容易建立调控短平快机制。不过,未来支持应该更加高效,善于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毕竟财政资金过于“厚此薄彼”会给整个经济社会运营带来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财政需要创新投融资制度,通过建立绿色发展基金、生态保护基金等撬动社会资金加大对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利用PPP模式等吸引社会资金向生态保护、污染防治与绿色低碳领域投放。换言之,未来要撬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共同服务绿色发展。
至于货币政策,如央行所言,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设计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 充分体现公开透明,做到“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确保工具的精准性和直达性。如不仅仅参考企业自行的信息披露,还需引入外部的、公正的第三方来验证减排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通过这种可操作、可计算、可验证的标准,保证资金使用的精准性,实现碳减排目标和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有观点建议研究开征
碳税,如果从防范企业成本外部化的角度,值得考虑。但要注意征税是否会被企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从而加重居民负担。此外,对于居民生活的碳排放,不应采取限制性行政手段,切忌干扰居民正常生活。如果为了减排导致居民负担加重或生活受到干扰,那就违背了生态治理提升民众发展幸福感的初衷。
总体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急需财政、货币政策精准、适度且高效的支持,但要坚守不让广大民众利益受损的底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