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的实现,涉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如何为
绿色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需要金融行业深思。记者调查发现,为更好推动
绿色金融的发展,需注重多方协同发力,通过产品和服务创新、搭建信息共享
平台等方式,提高金融机构服务绿色经济的效率。
低碳转型催生140万亿投资需求
降低能耗和
碳排放,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需要巨量资金投入。在
碳中和的道路上,绿色金融的一大使命是支撑绿色投资。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预计2030年前,中国
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根据中金各行业研究团队的分析,清洁电气化、
节能减排以及氢能、碳捕捉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技术路径。据此测算,未来四十年的绿色投资需求将达到140万亿元,年化来看约占每年GDP的2%。其中,在2021—2030年的碳达峰阶段,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2.2万亿元/年;2031—2060年的碳中和阶段,绿色投资年化需求约为3.9万亿元/年。
“低碳转型将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工商银行现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殷红表示,根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研究,今后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的投资机遇。一是
清洁能源、绿色交通、
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等低碳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二是绿色低碳技术将加速创新,产业的绿色升级依托技术的进步,如光伏成本在过去10年中下降了80%-90%,行业投资价值显著上升;三是碳捕捉、碳封存技术也将快速发展,最终实现商业可持续。
对于碳达峰碳中和给银行业保险业带来的机遇,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一是为金融业发展提供新空间。产业、能源和消费结构加快调整,与绿色低碳技术、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相关的投融资需求持续增加,银行业保险业将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二是为绿色转型提供新动力。银行保险机构不仅可以为绿色低碳发展“赋能”,而且绿色转型可以更好地增强金融业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三是提升金融体系的气候韧性。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业的环境和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将不断提升,整个金融体系也将更具韧性、更加安全、更可持续。四是为参与国际合作创造新契机。银行保险机构践行绿色投融资理念,能够获得利益相关者更广泛的支持,在“走出去”过程中塑造良好形象、建立竞争优势。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专业支持处处长陈亚芹认为,绿色金融业务将成为银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自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来,我国已建成相对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提供了可参考的标准和体系。在各类国家级制度和体系的指导下,各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针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特色,开展了大量绿色金融
试点,积累了丰富的实践
案例,为下一阶段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素材。下一阶段,在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主导下,金融机构需要在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同时,逐步开展对金融资产碳排放、
碳足迹以及气候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而标准制定、数据积累、模型开发、人员培养等将成为其中最具有挑战的部分。
“不同类型银行在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具有不同的优势。”陈亚芹表示,政策性银行可以利用其融资成本低、金额高、期限长、政策性强的优势重点扶持收益偏低、还款期限长、具备较高的环境和气候效益、目前尚未形成规模经济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项目和技术;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发挥其灵活性和行业研究能力,重点支持技术成熟且正在快速发展的节能低碳项目;城商行、农商行等可利用其深耕某个区域的优势,定向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
探索产品创新和个性化服务
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方面,银行是主力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绿色贷款,也是近年来银行重点发力方向。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绿色贷款余额达11.95万亿元,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中占6.9%。并且,绿色贷款资产质量总体较高。截至2020年末,绿色不良贷款余额为390亿元,不良率为0.33%,比同期企业贷款不良率低1.65个百分点。
目前,已有多家银行制定完善绿色金融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分支行等绿色金融专营机构。
华夏银行董事长李民吉表示,华夏银行为全面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成立了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同时在15家分行设立了绿色金融部。从组织架构上确保绿色金融的服务能够取得比较有效的成果。
“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浦发银行重要战略之一。”据浦发银行行长潘卫东介绍,针对“双碳”目标,浦发银行成立了由总行主要领导挂帅的绿色金融业务推进委员会,设立绿色金融中心统筹推进全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还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发展战略。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周学东表示,近年来,部分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绿色金融业务都做得不错,部分银行已建立起绿色金融的专营机构、专业部门和专业团队。比如兴业银行、华夏银行等,已在总行层面建立起绿色金融专业部门。专营机构、专业部门的设立和专业团队的搭建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关键,把来自工程、能源、水利、环境等领域的工程师聚集起来,再与金融团队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在“双碳”目标下,绿色转型的任务迫切。对于银行业而言,如何把握绿色经济发展契机,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模式?已有不少银行在产品创新和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方面进行了探索。
据潘卫东介绍,位于青浦区重固镇“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上海燕龙基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通过分拣、打磨、消毒等处理工序,将“垃圾”变为“矿藏”。而绿色环保项目普遍具有经济效益较低,融资期限较长,设备变现能力较弱的特点,针对这一痛点,浦发银行为企业提供了中长期流动贷款,并配套专属还款计划,合理降低了企业在设备投入初期的资金压力。如今,燕龙基的废旧玻璃回收项目在多省落地,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循环经济发展。
为了向广大的金融消费者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福建三明农商行设立了“绿色消费”金融服务中心,推出线上专属信用贷产品“低碳贷”,利用外部平台数据,以个人碳减排量作为核定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的重要依据,1克碳减排量可以换算为一个低碳积分,积分越高,贷款的额度越高,贷款的利率也会越低。
针对领域及行业发展的痛点问题,九江银行推出“绿色票据”“绿色环卫”“绿色普惠”“绿色投资”等各类绿色金融专项产品,下一步还将在绿色建筑、碳排放权及林业
碳汇交易等领域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助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多方协同发力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实现“双碳”目标并不局限于能源行业转型,而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变革的系统工程,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必不可少。多位
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为推进资源、信息共享,金融部门有必要加强与财政、林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绿色金融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发力。”福建银保监局局长丛林举例说,在福建省南平市,福建银保监局联合财政部门出台了财政金融协同推进绿色金融改革的专案,建立了风险资金池,梳理了绿色项目库,健全了政银保风险分担机制。联合工信部门推出了绿色转型贷专案,支持企业绿色技改转型。联合林业部门推出的“兴竹贷”专案,重点支持塑料制品的竹木替代,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推出“绿标贷”和“振兴贷”专案,试行“绿色打分卡”,倡导农产品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有机达标。
据深圳银保监局局长张利星介绍,深圳银保监局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在市区两级建立绿色发债融资和绿色信贷奖补机制,如对绿色信贷项目给予最高50%比例的企业贴息,对绿色信贷坏账给予一定比例风险补偿等。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通力合作,定期向辖内机构发送环境违法企业及企业环保信用等级信息,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将企业环境信息纳入授信管理,落实“有保有压”的差异化信贷政策。
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江西省赣江新区坚持资源整合,突出改革的统筹性。在创新产融对接方面,发挥政府桥梁纽带作用,召开政银企对接会,鼓励商业银行加大授信投放,引导资金向光电信息、
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区主导的绿色产业和实体经济投放。同时,借力省级相关部门,建立绿色信贷统计体系,大力推行“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等银政合作类信贷产品,形成多层次、全方位、有特色的绿色信贷矩阵。此外,依托中央财大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联合赤道环境评价公司,打造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绿色保险产品创新中心和绿色金融评价认定中心,提升绿色项目融资便利性和可得性,形成推进绿色金融改革的合力。
值得关注的是,信息不对称是目前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面临的难题之一,打通信息资源共享渠道,合作搭建企业环境信息数据平台,将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精准支持。
殷红建议,搭建企业碳排放和环境信息大数据平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协作,搭建碳排放和环境信息数据平台,有效支持投融资环境风险智能化。
在搭建共享平台方面,地方已经有一些探索。记者了解到,深圳银保监局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合作建立环境强制责任保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数据报送、统计、分析、查询等功能,定期汇总发布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企业及项目污染情况识别难题,降低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协调银行、保险、租赁等金融机构及环境检测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发起成立绿色金融协会,共享绿色金融信息资源,为协调推动绿色金融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