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碳金融?
CST:如何理解碳金融及其产生?
王遥:碳金融指一切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联的金融活动。
广义的碳金融是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包括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
狭义上,碳金融是指以碳排放权为标的物进行交易的金融活动,包括碳现货、
碳期货以及碳期权等产品交易。在国内外碳市场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下,金融市场对于碳金融更多关注其狭义的定义。
碳金融的产生与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密切相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平均气温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全球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带来的后果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加剧恶化,将致使生态系统、农作物生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这一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以金融手段助力温室气体减排,碳金融由此产生。
CST:碳金融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王遥:碳金融的发展起源于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问题所签署的一系列国际框架协议。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签订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所设立的国际公约。与此同时,排放权交易体系作为污染控制的政策工具在应用中日益盛行。
1997年,作为UNFCCC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设置了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履约机制(JI)以及清洁发展机制(
CDM)三个灵活履约的市场机制,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通过
碳交易履行减排义务或获得减排支持,由此构成了国际碳市场特别是跨国碳排放贸易的基础。
21世纪以来,各国纷纷开展碳市场的尝试,从2002年英国建立全球首个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至今,全球已建成运行的碳市场共24个,另外还有8个碳市场正在建立并期望于未来几年启动,预计将覆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6%,为2005年覆盖规模的3倍。
其中,于2005年建立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 ETS)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最为成熟的碳市场;北美则建立了加州碳市场和区域性温室气体倡议(RGGI)两个区域性的碳市场,成为了全球碳交易活动最为频繁和交易量最大的地区之一;中国也计划在今年内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其交易规模预计将超越欧盟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为全球碳金融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