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掘金机会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看好中国绿色科技板块的投资,政策不止利于光伏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价值链在未来5年扩张产能,同时引领电动车产业提速发展,这跟《意见》提到产业、能源及运输结构在2025年明显优化的目标一致。瑞银预计光伏及风电发电年度装机容量在“十四五”期间分别增长100%及40%,电动车生产数量更增长4倍,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被看高一线。
中长期来看,黄文涛认为,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等长期需求向上。从我国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来看,发展新能源是降低碳排放的第一驱动力。光伏、风能需求在未来40年将有井喷式的上行。风能比重提升40%以上,光伏比重提升20%以上,光伏风能产业链需求量显著上行。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部门,降低成品油燃烧,转向新能源,对降低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202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总产量的5.9%,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设备制造业将出现巨大的结构性机会。
在绿色金融上,中国还在
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第三方评估及评价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政策。德意志银行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130只绿色投资基金,共同管理资金规模690亿元。与2013年相比,该体量已增加一倍以上。此外,中国还推出了22个地方政府设立的绿色产业基金,资产规模逾460亿元。虽然
绿色债券的市场规模远小于绿色信贷,但其发行量已从2016年的2400亿元人民币增至2019年的3860亿元。这使得中国成为2019年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发行国,目前中国的绿色债券的存量规模已达1.2万亿元。
德意志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建议,提高绿色金融产品二级市场流动性。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主要涉及一级融资,大多数现有绿色金融产品(如贷款和债券)不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二级市场流动性的缺乏制约了绿色投资的有效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也限制了潜在投资流入绿色金融市场。促进绿色信贷证券化、以及提供绿色债券的有利回购条件是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的解决方案之一。
至于投资策略方面,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玉龙认为有“三条主线”。碳中和下,他建议关注三条投资主线:第一,电力能源将迎来深度脱碳,风光发电将成为主要能源。光伏、风电和储能产业将极大受益。第二,非电力部门更加清洁化+电力化。新能车和装配式建筑等行业也存在着持续发展机会。第三,碳排放端深度绿化。以生物降解塑料为代表环保产业会得到显著的发展。
工银投行钢铁行业首席分析师罗晋荣认为,下阶段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远景目标,需要在能源领域进行三方面的工作及投资。诸如:大规模发展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积极发展水电、核电为主的清洁能源,控制燃煤机组装机规模。
此外,大规模发展电化学储能,为适应调峰需求须加强对燃煤燃气机组的灵活性电源改造,同时在电网端也需要增加新的投资和新技术的开发,解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后的电网稳定性问题。最后是发展燃煤燃气机组的碳捕捉技术。“从投资角度看,传统燃煤燃气机组的碳捕捉技术正处于发展中,成本、技术路径尚不十分明确,大量的碳捕捉技术处于探索前期。因此预计该领域对于股权类的资金将有相当大的需求。”罗晋荣称。
不过,节后碳中和板块亮眼——金融资本市场热情高涨之际,也需冷静直面现实;总体来看,罗晋荣认为,实现碳排放下降,绝非简单大规模建设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就可以完成,需要涉及到对整个电力供应系统的根本性改造。大规模的风电、光伏并网后,电源供应端将呈现出高度的不稳定性,要保障电网运行的平稳、高效,不仅要建设大规模的储能设施,还需要对整个供电体系做深度的灵活性改造,才能适应新的电力供应特征。而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不仅需要超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技术上的逐步完善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