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快速发展
绿色问题从来不是一地一国的问题。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是为了应对人类共同的挑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的努力,需要在技术、资金、人才上各方面都加强国际合作。
对此,艾明详细介绍了人民银行在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她介绍,过去几年里,人民银行积极通过二十国集团(G20)等多双边渠道加强国际交流,并参与发起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可持续金融国际
平台等多边
平台,逐渐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的绿色金融领域更将会迎来巨大的投资机会,这对海外投资人也颇具吸引力。王信表示,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引进更多的投资者。他解释,“很多投资者、很多的资产管理者在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非常有经验。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大投资者(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都践行ESG原则或者负责任原则,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我们也很需要吸收借鉴这些国外经验。”
艾明则补充,未来将进一步统一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准入标准和程序,使境外投资者可以直接或通过其境外
托管银行,委托符合条件的境内
托管银行进行资产托管。将继续完善各项政策和制度,继续推动相关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开放水平,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加便利、友好的投资环境。
其中,绿色债券市场将是粤港澳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王信指出,内地机构可以到香港、澳门去发行绿色债券,港澳投资者也可以到内地投资内地的绿色金融产品、参与内地
碳市场交易等。他期待,“推动绿色金融业务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投融资提供更大便利。”
绿色金融项目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在同步推进。人民银行表示,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项目资金融通,不断完善开放、市场化、绿色的投融资合作体系。
据艾明介绍,中资金融机构通过贷款、股权、债权等多元化渠道,加强对“一带一路”绿色项目的支持,包括风电、光伏、太阳能(000591,股吧)等项目。她特别指出,中资金融机构还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中国工商银行在2019年牵头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成员,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金融指数,帮助各类投资人量化分析“一带一路”投资中的绿色投资机会和环境挑战,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领域。
据了解,中国主要金融机构已经签署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环境和气候风险评估上,《原则》制定了相关的工具箱,金融机构可用其测算项目碳排放水平,提高气候环境风险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