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现在正在研究修订《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
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综合评价金融机构的
绿色贷款、
绿色债券等业务的开展情况,适度扩大使用场景,预计2021年可印发。
在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
碳中和工作”作为新一年重点任务后,央行今年将“落实碳达峰、
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十大工作要求之一。
事实上,近年央行已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五大支柱。在吹风会上,王信还透露,央行已经将主体信用评级不低于AA级的绿色债券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的合格抵质押品范围,且把符合条件的绿色贷款也纳入了合格抵质押品范围。
就在吹风会举行的同一天,国内首批六只碳中和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成功。这是全球首次以“碳中和” 命名的贴标绿色债券产品,共计发行规模64亿元,参与发行该债券的企业包括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等。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从首批项目和初步机制设计来看,碳中和债作为绿色债券的重要组成部分,资金用途更加聚焦、项目遴选更加精准,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有助于促进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低碳领域。
下一步央行将有哪些举措?王信表示,将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等重大战略部署,重点推动六方面工作。一是构建长效机制,完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二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开展碳核算;三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四是防范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五是进一步推动地方金融改革创新
试点;六是深化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的气候治理。
对于海外投资者非常关心的绿色债券标准和气候信息披露问题,央行国际司副司长艾明在吹风会上表示,这也是央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在绿色金融标准方面,我们正在与欧方牵头,研究制定中欧绿色金融共同标准。在信息披露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对金融机构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要求,提升企业和金融资产ESG数据的可得性和准确性,便利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被问及碳中和目标是否会提高中国煤炭企业的贷款违约率,王信表示,过去我们有大量的煤电项目,金融机构投放了很多贷款。现在各方面都已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相关金融风险防范,相关的产业和企业也需要进行重要调整。但只要工作能做到位,相关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