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广东金融学会公布了2019年度
绿色金融创新优秀案例遴选结果,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广碳所”)“创新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培育
绿色发展新动能”项目成功入选,这意味着
碳金融发展得到认可和鼓励,将有力促进
碳金融探索创新发展。
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是一种新型的绿色信贷产品和融资贷款模式。控排企业可将自身拥有的碳排放权作为抵押物实现融资。建设银行广州花都支行与广州市花都区一家纸业公司向广碳所提交了
碳配额抵押登记申请,该纸业公司将
碳配额作为贷款抵押物中的一部分,其他抵押物为其固定资产,向花都建行成功融资200万元人民币。该控排企业原有银行抵押贷款利率超过8%,由于在抵押品中配置了碳资产,花都建行以低于原利率30%的优惠利率为其发放贷款,该笔融资利率为5.70%,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此外,该笔业务中,花都建行联合广州人保财险、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推出了国内首笔针对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的保证保险,实现了风险共担。
发展基于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融资工具,以碳配额作为抵押物发挥担保增信功能,是碳配额作为企业权利的具体化表现,不但能有效盘活企业碳资产,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更能破解环境权益抵质押融资难题,促进企业
节能减排、绿色转型发展。截至2020年3月底,广碳所碳配额抵押融资业务累计开展8笔,抵押配额共计409.64万吨,融资金额4335.62万元;
CCER抵押融资累计开展3笔,抵押
CCER280万吨,融资金额2000万元。
二、案例背景:碳金融业务未来可期
此次疫情的爆发,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生态失衡带来的严重影响,给全球推动绿色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同时,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等,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进程。因此,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制定并落实了各种减少碳排放量的金融政策的多重利好的环境下发展碳金融势在必行,我国碳金融发展未来前景可期。
目前,国内的碳金融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一是我国具备
碳减排成本优势。中国有着丰富
碳减排资源,并且是全球最大减排市场的一个提供者,相较于发达国家,碳减排成本非常低。二是发展模式具有长远性。对中国而言,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促进两型社会的形成是长期发展目标,而
低碳经济正与这种趋势相符,有利于促进碳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我国现在虽然没有承担起减排任务,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必然会承担相应的碳减排任务,这也就为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相关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对商业银行而言,发展碳金融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碳金融属于新盈利点,通过对碳金融能够获得更多中间业务收入。同时,碳金融发展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随着低碳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竞争也会变得更加激烈,这也就使得银行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加大研究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自身更好发展。
三、产品解析:碳排放权抵押融资
(一)碳排放权抵押融资业务介绍
碳排放权抵押融资是将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碳排放配额作为抵押物以实现融资,抵押融资所获款项既可用于
碳交易市场的购买,也可以投入到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改造中,该融资产品的创新是以碳排放权作为抵押标的助力控排企业融资,助力绿色企业和绿色金融发展。
碳排放权抵押融资业务不仅为控排企业参与碳交易增加了融资渠道,并可激励控排企业更科学地管理碳资产,将短期内闲置的碳配额盘活以缓解碳交易资金压力。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成为可以融资的有利条件,是对企业进行绿色生产的一种鼓励,同时也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二)碳排放权抵押融资业务特点
1、控排企业可短期透支信用“买碳”
除了配额抵押融资,企业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还通过碳交易法人透支获得额外资金购买配额。也就是类似于银行给企业一个授信的额度,企业像用信用卡一样,透支一定的资金来进行购买碳配额或用于碳交易。获得银行授信的控排企业,在银行约定的账户、额度和期限内以透支的形式取得短期融资,用于购买碳配额。
2、抵押碳排放权融资违约可处置
控排企业发生抵押融资违约时,广碳所将根据银行提交的违约处置申请向发改委报告。之后按照省发改委处理意见,将控排企业抵押的配额划转至银行指定的违约处置机构。处置机构通过广碳所
交易系统对碳资产进行处置,将处置后所得资金归还银行。
四、业务发展:各银行碳排放权融资业务对比
目前,为贯彻国家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相关要求,发挥金融在绿色信贷和
碳市场中的积极作用,我国银行机构纷纷推出碳排放权融资相关产品,积极开展各种与绿色低碳相关的金融业务,帮助企业盘活碳配额资产、调整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从各商业银行发布的碳排放权融资业务可以看出,兴业银行在碳融资业务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相对突出、全面。但总体目前碳融资产品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作为信贷质押品或抵押品发放贷款,为企业提供了一条低成本市场化减排的道路,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降低中小企业授信门槛,解决节能减排中小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建议银行根据国内碳交易市场,积极创新涵盖国内碳市场交易
平台和交易机制设计、碳交易系统开发,以及碳交易清算、结算、全国代理
开户、资金管理、配套融资等在内的多样化金融服务,促进我国碳金融快速发展。
五、案例指引: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指引
(一)意识到发展碳金融的重要性
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发展碳金融自觉意识,积极采纳“赤道原则”,以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战略发展。一是银行应成立专门的碳金融部门,组建碳金融资产评估团队,对重大碳金融项目进行审批、授信、风险监测与管理。二是借鉴国际经验,以赤道原则为依据,建立全面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和长效跟踪机制,加强对企业环境风险状况的动态监控。三是在碳信贷投向、业务准入、客户选择、贷款三查、贷款发放、贷后管理等信贷业务各环节,实现全流程的风险防控。
(二)积极创新碳金融业务
商业银行应积极创新碳金融业务,一是对碳金融业务进行研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可以联合控排企业创新推出更多的节能减排业务,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二是积极研发多样化的碳金融产品,如
碳信用卡、碳借记卡、碳保理等,以及创新开发碳金融债、
碳基金、碳信托等衍生产品,促进完善产品与服务体系的形成,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三是应该促进自身流程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一体化业务流程体系的形成,即产品规划、开发、推广、评价以及风险管理等,为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推出提供保障,从而增强自身竞争力。
(三)引进及培养碳金融专业人才
商业银行应加强碳金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专业标准推进碳金融发展。一是银行可以与行业
专家或第三方机构的合作、聘请顾问等引进知识培训,加大对银行从业人员碳金融业务知识的培训,提升员工开展碳金融业务的专业水平。二是人才引进、储备,积极引入碳金融专业领域人才和具备环境、能效、能源等专业人才加入碳金融团队,健全开展碳金融业务所需要的业务管理、业务开展以及业务创新等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碳金融业务发展能力。
(四)加强碳金融外部合作
商业银行应积极加强与政府、其他金融机构等合作,提升业务水平和创新力。一是应加强与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沟通,与环保部门建立合作沟通机制,顺应环保政策,获取节能环保企业及环保不良企业信息,提升业务开展效率;二是加强与碳交易市场、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碳交易产品、碳项目评估、风险分析方法、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可用性方面进行重点合作;三是加强与券商、基金、信托、保险等非银行机构的合作,合作开发碳基金,发行
碳债券、碳理财等碳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