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一带一路”新能源投资
第一,从装机容量、投资量等角度来看,中国已经是全球新能源的最大投资者;同时也是“一带一路”新能源投资最大的设备提供商和EPC服务提供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口加起来是中国的3倍,未来对能源的需求会高过中国好几倍。中国输出何种能源投资和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带一路”能源产业绿色化的进程。
第二,许多“一带一路”国家有望直接进入发展
清洁能源的阶段。从技术上来说,光伏、风能、氢能、储能技术的成本不断大幅下降,很快将低于传统能源,许多“一带一路”国家因此有望跨越“先建传统能源,再进行绿色转型”的阶段,直接进入到
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
第三,解决融资问题是“一带一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之一。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融资成本非常高。在“一带一路”沿线上,一些低收入国家的融资成本可以达到15%甚至20%,导致许多新能源项目在财务上不可持续。在这些地区,应该充分利用一些低成本资金来源,如来自于世行、亚行、金砖银行、亚投行等的软贷款,以及中信保和商业保险产品,以帮助降低“一带一路”国家新能源项目的融资资金,同时强化资金的可获得性。
第四,要强化“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以及这些国家对高碳项目风险的认知。目前有些带路国家还在启动许多煤炭或和煤电项目,并要求其它国家提供资金、设备和建设服务。这些“一带一路“国家可能没有充分意识到,五年之后,这些项目会成为搁浅资产或不良资产。要说服这些“一带一路”国家主动加大能源绿色化转型的力度,需要帮助其强化分析环境风险的能力,包括强化当地金融机构对气候相关的转型风险的认知。在中国和国际投资者加大绿色投资供给的同时,投资“接受国”也应加大其对绿色投资的需求,这样“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转型之路才能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