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发展绿色金融要警惕“洗绿”风险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2019-04-16 14:20

摘要:从银行和债券市场来讲,马骏认为绿色金融应该控制两类风险,第一个是“洗绿”的风险,一些投资者或者企业拿着比较便宜的绿色资金,去做了不是绿色的项目,这样会导致市场的声誉风险;第二个风险是针对杠杆率的问题,我们整个经济杠杆率都比较高,过去几年也因为杠杆率高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关注。绿色领域也要控制这个风险,绿色项目虽然有很多环境效益,但是也不能搞得杠杆率太高,使得未来出现金融风险。
 
 
环境污染背后往往是因为投资结构出了问题,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已成为我国国家战略,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是必然的选择,绿色金融可能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如何让绿色金融在防治污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保证绿色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如何主动激励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
 
新时代,新金融,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为您解读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马骏,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共同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高级顾问。
 
以下为对话实录:
 
记者:有人说绿色金融可能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马骏:从大面上来讲我觉得是对的。由于应对气侯变化和环境挑战所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肯定会高于整体投资增长,增长潜力要比其他行业更大。另外一个角度,政府会大力地支持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原来有些项目可能收益率不太高,社会资本不愿意参与的,经过激励以后,更多的社会资本就会愿意参与,使得投资机会变得更加多。
 
记者:一旦某一种市场要素被定义为风口的话,可能就会出现乱象丛生、盲目跟风、野蛮生长,甚至到最后难以收场,成为烫手的山芋。怎么才能够防止绿色金融也会遭遇同样类似的这种困境呢?
 
马骏:你讲的这种风口所带来的风险基本上集中在PE、VC的领域当中。我们现在绿色金融的主体还是在银行和债券市场,他们所投资的项目回报率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很多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因此,是一个融资成本合不合适的问题,而不是这个项目本身技术上有没有成熟、有没有市场的问题。
 
但是未来不断地有一些绿色的项目会在科技领域当中出现,比如说一些新的节能技术、节水技术,把塑料变成可以再利用产品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能没有被市场充分检验过,能不能有足够的市场的规模,成本是不是能够控制等等不太清楚,那么需要更多的VC来参与。
 
但是从银行和债券市场来讲,我想主要是应该是控制两类风险,一个叫“洗绿”的风险,就是有这种可能性,一些投资者或者企业拿着比较便宜的绿色资金,去做了不是绿色的项目,这样会导致市场的声誉风险。所以我们在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界定方面,要掌握比较严格的标准。
 
需要几方面的努力,一个要有明确界定标准,第二是第三方的认定评估的机构,监管部门也会仔细去评审这些第三方的评估报告,在批准的过程当中会把关。此外,还要这些企业披露实际的资金使用用途,披露环境效益等等。那么有了这一套机制以后基本上能控制住这个“洗绿”风险。
 
第二个风险就是针对杠杆率的问题,我们整个经济杠杆率都比较高,过去几年也因为杠杆率高的问题引起了很多关注。绿色领域也要控制这个风险,绿色项目虽然有很多环境效益,但是也不能搞得杠杆率太高,使得未来出现金融风险。
 
记者:绿色金融从一个理念到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完成了顶层设计,成为投融资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杭州G20峰会的一个重要的议题,整个过程您是重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国际上现在称您为“绿色金融先生”,那么在您的最初的构想当中,绿色金融未来得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您对它有什么愿景呢?
 
马骏:绿色金融过去几年可以说是一个主流化的过程,就是说四五年以前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绿色金融,现在耳熟能详了。当然知道怎么做绿色金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有至少几百万的金融从业人员都需要了解和熟悉绿色金融,全球就更大的需求了。
 
我所在的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做一个叫全球绿色金融领导力项目,我们搞了两次活动,来了48个国家,基本上都是一带一路的国家的200多个官员和金融业的领导人物来参加绿色金融的国际研讨。国际上对绿色金融知识的需求、能力建设的需求很大。未来我想这是一块非常重要的领域,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还有就是产品层面,现在绿色信贷占到我们整个国内信贷的10%左右,未来提升到20%。绿色债券现在只占到债券发行量的1%左右,未来还有十倍甚至几十倍的成长空间,那么还有很多别的产品要推,像绿色ETF,我们中国的ETF当中,绿色的恐怕只有2%左右,欧洲已经到了20%,还有机构投资者必须要绿色化,他们要知道怎么做绿色投资,怎么来选取绿色标的,比如说绿色的股票,绿色的债券等等到底怎么样识别,怎么样计算环境的效益、影响,这些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