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最新动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5-03-05 00:40

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绿色金融”概念,期望通过对金融体系的重塑来推动绿色和包容性经济的发展。就“绿色金融”的内涵而言,不仅指金融机构的投融资活动要“绿化”即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乃至停止对污染项目的支持,加大对治理环境项目的扶持 ,而且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调整实际运营活动,并将社会风险、治理风险等也纳入到该体系中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导致“绿色金融”兴起的背景因素主要是,建设更加绿色和包容性的可持续经济体系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但建设这一体系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3年)的估计,截止到2030年,单是向能源、交通、建筑等绿色基础设施的转型,每年就需增加相当于全球GDP的1.5%左右的额外投资。而为绿色经济和包容性增长提供的金融支持仍很不充分,甚至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所背离。有研究表明,伦敦股票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旗下上市公司隐含的二氧化碳密集度在2011年至2013年间分别提高了7%和37%,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仍然主要是为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服务,而没有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足够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转向“绿色金融”是很困难的,必须加大政府的介入和引导,并借助国际组织的力量。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将环境风险因素纳入银行的监管规则,推动绿色信贷快速发展的案例,已被视为成功的典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绿色金融”的发展动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1.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国家,“绿色金融”的概念正在向更大范围扩散。在笔者参加的会议中,不乏孟加拉、巴西、肯尼亚、乌干达、南非、印度等国的代表。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关注绿色金融的问题。在国际层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银行等机构正积极推动可持续金融的规划和实施。2014年1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建立了“设计可持续金融体系”项目工作组,以期探索如何促进金融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更紧密结合的政策,乃至对金融体系进行系统性变革。2014年7月,世界银行发布《环境和社会框架:为可持续发展确定标准》报告,试图搭建绿色金融发展的框架、要求、标准和流程。世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更是在实践中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成为市场先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另一方面,各国普遍感到“绿色金融”定义和范围不够明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对统一定义和标准的呼声强烈。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绿色金融纳入到政策体系中去。随着绿色金融理念的推广,近年来不少国家开始采取行动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例如,巴西中央银行于2014年4月出台了新的监管办法,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制定环境管理和社会风险管理的战略行动和治理框架,并将其作为整体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加以实施;几乎在同时,欧盟要求大上市公司披露实施环境和社会政策的情况;美国财政部有80%的对外援助项目有绿色要求;英格兰银行开始关注保险公司的资金投向;挪威等国政府通过主权基金、税收和发展中国家基金对发展绿色经济进行引导;孟加拉央行特别将增加金融包容度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明确目标,并对商业银行提供了包括新能源、污染治理、提高能效等内容的信贷指南,目前绿色信贷占比已达5%;南非2011年出台的监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其财务与可持续性能力;马来西亚证券委员会2014年1月发布机构投资者规则,明确要求机构投资者应该将公司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纳入到投资决策程序中。2014年3月,澳大利亚股票交易所发布了新的上市公司治理报告,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是否面临着实质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可持续风险暴露和如何管理这些风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3.机构投资者成为发达国家推动绿色金融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 通过股东投票权,将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公司排除在投资组合之外等手段,对被投资企业施加影响所谓“积极股东主义” 。由于绿色债券作为中长期金融产品更容易被机构投资者纳入投资组合,绿色债券已经成为绿色金融的重要载体。自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发行了第一只“绿色债券”以来,全球绿色债券市场以大于50%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目前绿色债券的余额已超过350亿美元。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