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需接轨国际
尽管“馅饼”诱人,但想吃却并不容易。中国企业还在适应。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现在的情况是买方和卖方不能互通有无。目前碳排放交易相当一部分是境外买家,国内企业与国际买家谈判时,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据悉,国际市场上碳排放交易价格一般在每吨17欧元左右,而国内的交易价格在8欧元至10欧元左右。事实上,中国碳排放交易跟西方的碳交易市场有很大差距,信息的透明程度很不够,使得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对此,曾经参与谈判的宝钢股份张工程师深有体会。去年年初,宝钢股份与英国瑞碳有限公司和瑞士信贷国际集团在上海联合签署“高炉煤气发电碳减排购买协议”。张工将这次谈判形容为“焦头烂额”,碳排放协议及其谈判的过程十分复杂漫长:减排量价格、付款范围和条件、核实成本和收益成本、适用的法律等,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国内企业并不十分了解的。据易碳家了解到,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国缺乏定价中心,宝钢此次出售二氧化碳减排量的价格略超过10欧元/吨,不及当时国际市场交易价的1/2。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类似现象并不止于此。虽然目前中国污染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个案已经不少,但分散在各个城市和各个行业。这种状况也导致中国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最终的成交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去甚远。专家分析,碳排放的交易价格,必须要反映污染治理的成本;而如何发现这一合理的价格,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如果有一个碳交易所,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上海能源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认为,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包括碳排放在内的排放权市场,整合各种资源与信息,通过市场发现价格,用市场化的方法去规范各个企业的单兵作战。而交易所的成立则能够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交易的模式也非常简洁,即通过引入竞价机制充分发现价格,从而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同时,专业的交易市场还是一个更有利参与国际市场的途径。因为,建立碳交易市场,不仅有利于减少买卖双方寻找项目的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还将增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定价方面的话语权。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