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加快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低碳理念在中国的传播正在催生一个庞大的“碳金融”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8日,亚洲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联合举办的“发展碳金融、实现可持续增长”论坛上,无论是国际机构官员还是与会的国内商业银行高管都一致认为,大力发展“碳金融”市场将有助于加快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
“为了实现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量降低40%至45%的承诺,中国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其背后的融资需求也为金融服务创新带来巨大商机。”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保罗·海登斯在论坛上说。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来自此次论坛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实施以来,全球碳金融市场规模保持了每年20%到30%幅度的高速增长,2011年达到960亿欧元。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海登斯认为,目前亚洲中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5%,比1990年的17%增加了一倍。而中国作为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之一,必须改变以往资源密集型增长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助理总经理党鹏君说,中国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新能源产业、节能设备制造、低碳技术研发等相关领域发展前景广阔,融资需求巨大。商业银行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枢纽,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担当关键角色。
“所谓碳金融,形象地说就是通过金融活动促进经济活动从高碳向低碳转移。在中国,碳金融正从概念转向行动。”党鹏君告诉记者,国内银行发展碳金融大有可为,除了信贷支持对象向低碳活动转移,越来越多商业银行不仅直接参与碳排放交易,还推出各种低碳类金融理财产品,有的还直接以股权形式投资碳交易所。
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推进绿色信贷,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助力环保产业发展,在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截至2011年底,中国银行支持节能减排及绿色信贷余额为2494亿元,比2010年末增加227亿元,增幅为10%,涉及项目1902个,比2010年末增加166个,增幅为9.46%。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浙江企业对绿色信贷、能效贷款等低碳金融服务需求旺盛,也给地方商业银行带来金融创新的新机遇。”与会的杭州银行副行长宋剑斌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除了企业转型升级对绿色信贷需求日增,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也催生碳金融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助理毕建忠告诉记者,未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今年3月北京已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为了满足碳交易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北京已成立专门的绿色金融联盟,并将在碳排放权交易结算业务、碳排放权质押、保理等多方面加强与银行的合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据了解,全球碳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亚洲开发银行正在加大对成员国的支持力度。亚行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亚行已为清洁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投资了约70亿美元,仅在2011年一年投资额就高达21亿美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