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面临的挑战莫过于造成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在大气层的迅速累积。全球气候系统变暖已毋庸置疑。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按照现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本世纪末全球的平均温度将上升6度。全球变暖将带来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病毒增加、物种减少、灾害频繁等危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使得碳交易风生水起,而碳交易发展至今,其金融化日趋明显。在碳市场中,由于减排的实际行动往往发生在交易之后,这种形式与商业信用十分类似,因此“碳信用”的概念就被引入其中。与石油一样,碳交易既有商品属性,又有金融属性;既有经济价值,又是国际政治搏弈的产物。碳信用虽然历史很短,却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衍生金融商品,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随着碳交易市场规模的扩大,碳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基于碳排放权的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从理论上讲,碳金融是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碳金融本身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吸引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参与者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领域中来,以规避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获取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目前,发达国家都在厉兵秣马,围绕碳减排权,试图构建碳交易货币,以及包括直接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为支撑的碳金融体系,碳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碳金融包含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灾害管理三重目标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主要功能有:一是减排的成本收益转化功能。在碳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促使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随着碳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和碳货币化程度的提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积极有效的碳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碳成本向碳收益转化的有效手段。二是能源链转型的资金融通功能。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能源链差异很大,对减排目标约束的适应能力也不同。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等融资方式具有动员金融资源、促进可持续能源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改变能源消费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惯性,使能源链从高碳环节向低碳环节转移。三是气候风险管理和转移功能。能源产业利用天气期权等天气衍生品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农业则通过天气指数及相关的保险产品,把天气风险转嫁给有风险吸纳能力的交易者。巨灾债券则发挥了资本市场对灾害损失的经济补偿和转移分担功能,使风险从保险业向资本市场转移。四是国际贸易投资促进功能。碳交易特别是清洁发展机制在降低发达国家减排成本的同时,促进减排的资金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为国际贸易投资和技术转移提供了便利。据世界银行估计,2007-2012年,清洁发展机制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大约40亿美元的资金,而这些资金一般会形成6-8倍的投资拉动效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