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以“
绿色低碳新动能 推动构建新格局”为主题的“美丽中国百人
论坛2022年会”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论坛上表示,中国能源和经济转型应当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带旧,极力创新驱动的改革之路。
刘世锦指出,
新能源替代老能源减碳的成本优势在变大,进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转换进度。从现实生活来看,一共有3种不同的减碳类型。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就是少生产,甚至不生产。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刘世锦表示,通过提高碳的生产率,用同样多的
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极少的产出减少
碳排放。所谓
节能减排、节约优先等,大体上就是这种类型的减碳。
第三种则是创新型减碳。刘世锦解释,即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
刘世锦进一步指出,下一步进取型减碳战略就是要稳住存量,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转向更快的扩大增量,对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和负碳的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
刘世锦提出了三支柱体系。第一个支柱就是要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
碳汇市场。就是用低碳负碳和零碳技术,在获得相同产出的情况下,与原有的高碳生产方式相比,得出所减少或抵消的碳排放量。增长型
碳汇市场可以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存。
第二个支柱是要形成区域自主减排的责任体系。刘世锦分析,增量优先的关键是要扩大对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这一点又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的有效性。应鼓励地方提出合乎本地实际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减排目标,形成省、市、区县和开发区等层面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的减排责任要求。
“第三个支柱就是要加快以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刘世锦认为,要普遍建立碳账户,包括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碳账户,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个人碳账户,把更多的活动纳入绿色金融轨道。借助增长型碳汇开发多种类型的金融产品,进而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有效支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