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碳排放核算迫在眉睫,亟需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
伴随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速度加快,用云量增长迅速,云计算成为企业重要IT基础设施。数据显示,企业直接花费在数据中心软硬件的预算基本没有变化甚至有所削减,转而将更多的预算投放到云服务上。
闫丹介绍,虽然海外云服务商开始尝试对云服务碳排放进行核算并为用户提供碳账单,但国内外对云计算碳排放核算方法尚未有统一标准,仍面临一定挑战。
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云服务供应链中包含的环节多且复杂,云服务商与用户间碳排放核算范围难以界定;二是我国云服务碳核算所需基础数据库仍不完善,存在数据相对陈旧等问题;三是目前国际上碳核算标准仅涉及传统高排放行业,对云服务等软件服务碳核算未有明确定义。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开展碳中和相关行动,2022年,中国信通院联合阿里云,腾讯云、思特沃克、IBM等云服务提供商共同制定云服务碳排放核算方法,经过了数次研讨,初步确定了云服务碳排放核算模型框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云服务的直接耗电量、集群级别公共服务的耗电量、云级别公共服务的耗电量以及云级别的直接碳排放。
闫丹表示,云服务与电力输送相似,可参考电力行业制定云计算行业碳核算方法。云计算碳排放核算应根据实际情况,整理供需双方的碳关系,划定用户需核算的环节,明确云服务的碳核算边界,最终以用户云服务的用量和云服务的总排放为基础计算用户使用云服务产生的碳排放。
从云服务碳排放的核算范围看,应涵盖从建设、运营到回收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所有碳排放进行核算。其中,建设过程主要涉及数据中心建设、IT设备采买等,核算节点应包括建筑材料、能源消耗、服务器、机柜、散热设备等。运营过程的碳排放核算应包含用户在使用私有云和公有云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散热设备、供电设备、照明设备、数据中心控制系统、发电机等节点,以及运营过程中的碳逸散,运维运营人员的
碳足迹等维度。回收过程包含报废和碳回收两个环节的核算,涉及主要元件、辅助元件、热电联产、碳捕获等。
未来,中国信通院将通过在云计算碳中和领域进行持续研究和探索,为行业提供高质量的云服务碳中和标准,与产业生态各方携手开启云计算的“零碳未来”。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