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建设过程中,精准可靠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是
碳交易的基础。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
碳中和的气候行动目标,将驱动我国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国家出台各种举措来推进
碳减排和
碳中和,其中开展
碳交易就是重要措施之一。而与之相应的,则是要解决
碳排放量的碳核算问题,以何种准则、何种方法进行
碳排放核算,碳核算的数据又从何而来的问题。由于控排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是核准企业排放量,确定其是否要购买碳排放配额才能达标,因此厘清企业的碳核算方法和数据来源是核查企业碳排放量的重中之重。
碳排放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是碳交易主要品种。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启动。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有两类基础产品,一类为政府分配给企业的碳排放配额,另一类为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配额对应的是“排放”,而
CCER对应的是“抵消”。碳市场按照1:1的比例给予CCER替代碳排放配额,即1个CCER等同于1个配额,可以抵消1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消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排放配额的5%。CCER增加供给量,一般而言CCER可申请的项目较多,因此CCER交易
价格较
碳配额通常更加便宜,控排企业会考虑优先购买符合条件的CCER来抵消碳排放。
碳交易体系总量和总体
节能减排目标相匹配,总量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下降。这能向市场传递出
碳价长期将上涨的价格信号。目前,碳排放配额是免费分配,分配的基准值是国家参照企业所在行业内相对先进的碳排放水平来确定的,一家企业每年获得的配额就是这个基准值乘以企业当年的实际产量,产量越高,配额越多;但同时,产量越高也意味着碳排放量越高。所以,技术先进、减排能力强的企业碳配额就会产生盈余;反之,技术落后、减排能力差的企业碳配额就会产生缺口。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国家对基准值的标准设定会越来越严,这也意味着每家企业所获得的配额会逐年降低。
每一轮交易期(例如一年)结束后,控排企业需要向政府提交足够的碳排放额度以抵消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根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要求,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全国统一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进行核算,其余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继续根据所在
试点省市的核算指南进行核算报告及交易
履约。
我国目前的碳配额制度和碳交易主要针对的是重点排放单位企业。根据《全国碳排放权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含自备电厂)和航空等八个行业中年度综合能源消费量1万吨标准煤(约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企业或经济主体(简称成“重点排放单位”)。各省级、计划单列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扩大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增加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碳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获批设立,或主打蓝碳产品市场化交易。3月18日,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建推进会,预计今年下半年开业运营。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拟注册在三亚。据悉,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将通过蓝碳产品的市场化交易,推动海南的蓝碳
方法学成为国际公认标准,并纳入国际海洋治理体系。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