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数据 | 数值 | 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 | |||
机组1*2 |
1 发电燃料类型 | 燃煤、燃油或者燃气 | |||
2 装机容量(MW) | 单机容量,如果合并填报时请列明每台机组的容量 | ||||
3 压力参数/机组类型 |
请填机组类型或压力参数,其中: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n 对于燃煤机组,压力参数指: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超临界、超超临界;并注明是否循环流化床机组、IGCC机组 n 对于燃气机组,机组类型指:B级、E级、F级、H级、分布式 |
||||
4 汽轮机排汽冷却方式*3 |
n 水冷,含开式循环、闭式循环 n 空冷,含直接空冷、间接空冷 n 对于背压机组、内燃机组等特殊发电机组,仅需注明,不需填写冷却方式 |
||||
5 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 | 5.1与5.2之和 | ||||
5.1 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4 | 按发电企业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 | ||||
5.1.1 消耗量(t或万Nm3) | 燃煤 | 对于入炉燃料中含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燃料的,需填写低热值燃料重量占比 | |||
辅助燃油*5,6 | |||||
5.1.2 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 | 燃煤*7 | 年平均值 | |||
辅助燃油*5 | |||||
5.1.3 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 | 燃煤*8 | 年平均值 | |||
辅助燃油*5 | |||||
5.1.4 碳氧化率(%) | 燃煤*8 | 年平均值 | |||
辅助燃油*5 | |||||
5.2 购入电力对应的排放量(tCO2) | 按发电企业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 | ||||
5.2.1 消费的购入电量(MWh)*9 | |||||
5.2.2 对应的排放因子(tCO2/MWh) | 采用2015年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0.6101tCO2/MWh | ||||
6 发电量(MWh)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7 供电量(MWh)*10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8 供热量(GJ)*11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9 供热比(%)*11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10 供电煤耗(tce/MWh)或供电气耗(万Nm3/MWh)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11 供热煤耗(tce/TJ)或供热气耗(万Nm3/TJ)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12 运行小时数(h) | 2017年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2016年 | |||||
2015年 | |||||
2014年 | |||||
2013年 | |||||
13 负荷率(%)*11 | 2017年 | 来源于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 | |||
2016年 | |||||
2015年 | |||||
2014年 | |||||
2013年 | |||||
14 供电碳排放强度(tCO2/MWh) | 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电量,其中:供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1-供热比) | ||||
15 供热碳排放强度(tCO2/TJ) | 热电联产机组需填写,机组1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量,其中:供热二氧化碳排放量=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供热比 | ||||
全部机组合计 | 16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 | 所有机组排放量之和 |
煤种 | 无烟煤 | 烟煤 | 褐煤 | 洗精煤 | 其他洗煤 | 其他煤制品 | 煤矸石 | 焦炭 |
低位发热量(GJ/t) | 26.7 | 19.57 | 11.9 | 26.334 | 12.545 | 17.46 | 5.82 | 28.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