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到,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能源,化石燃料能源主要有煤炭、焦煤、原油、汽油、柴油、煤油、燃料油和天然气等。本文所计算的能源消费主要是化石燃料能源,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经济、人口数据来源于历年的《上海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为消除价格波动对GDP的影响,以1995年为基期,采用GDP平减指数进行换算。目前,关于碳排放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的方法,即将能源分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取不同的碳排放系数;(2)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碳排放系数计算[8],但由于各国能源的发热量不一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本文采用IPCC(2006)的缺省碳排放系数,并结合国家统计局编的《能源统计知识手册》上的能源平均低位发热量,计算出各类能源的碳排放系数。例如,IPCC原油的碳排放系数为20kgC/GJ,《能源统计知识手册》中原油平均低位发热量为41816J/kg,那么原油的碳排放系数等于两者的乘积,即0.8363吨碳/吨原油(表1)。长江三角洲既是一个自然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地理概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根据2010年国务院批准制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所辖全部行政区域。因此,本文所研究的长江三角洲范围也是指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按照上述计算方法,将各类能源的消费量乘以相应的碳排放系数,再加总求和,即可计算出长江三角洲的碳排放量(表2)。再以碳排放量除以常住人口,得到人均碳排放量(表3)。1.3结果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1995~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碳排放量从6369.29万吨增长到13765.45万吨,增长了1.16倍,年均增长5.65%。在这15年中,又可以划分出2个明显的阶段(图1):第一阶段为1995~2003年,碳排放量处于小幅波动状态,1995~1998年出现下降,1998年达到最低值,此后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第二个阶段为2003~2009年,碳排放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2003年的6646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3765万吨,短短6年间碳排放量翻了1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9%。从长江三角洲内部差异来看,江苏省的碳排放量最大,2009年碳排放量达到6444.72万吨;浙江次之,2009年的碳排放量为3805.93万吨;上海最少,2009年的碳排放量为3514.79万吨。从增长速度来看,1995~2009年上海碳排放量增长最快,增长了1.35倍;浙江次之,碳排放量增长了1.21倍;江苏碳排放量增长最慢,增长了1.05倍。再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1995年长江三角洲人均碳排放量为0.49吨/人,2009年增加到0.96吨/人,增长了96%,年均增长4.92%。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此期间,以2003年为界,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人均碳排放量变化幅度很小,后一阶段出现急剧增长趋势。从内部差异来看,上海的人均碳排放量最高,远远超过江苏和浙江的人均碳排放量。2009年,上海的人均碳排放量达到1.83吨/人,江苏人均碳排放量为0.83吨/人,浙江人均碳排放量为0.81吨/人。1995~2009年上海人均碳排放量增长了72.6%,江苏增长了88.6%,浙江增长了107.7%。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