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额基准线收紧 倒逼企业技术升级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钢铁、水泥、电解铝3个行业,配额分配问题备受关注。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上述3个行业将继续采用基于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配额。“其中,2024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获得的配额量等于经核查的实际排放量,所有企业均无配额缺口,无需支付履约成本。2025和2026年度各行业配额整体盈亏平衡,根据碳排放强度绩效设置调节系数上下限,将所有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较小范围内,不会对行业企业发展产生收缩性效应。2027年以后,将研究建立预期明确、公开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并逐步适度收紧,推动3个行业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业内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透露。
“配额基准线(即行业碳排放强度标准)在逐步收紧,倒逼企业技术升级。省内传统能源企业履约成本上升,促进企业
绿色转型。”提到碳交易市场呈现出的变化,徐本亮分析。
在他看来,针对碳交易市场的数据监管体系也更加完善。“国家强化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纳管企业需提升数据透明度和准确性。”徐本亮说。
同时,
碳市场履约也将更加严格。“重点排放单位未按照规定清缴其碳排放配额的,将处规定时限市场交易平均成交
价格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徐本亮表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