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策划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会上,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徐本亮介绍,山东省纳入全国
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数量与
履约量均居全国首位,
履约任务最重。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
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位居全国首位。
“双碳”目标提出后,山东
绿色低碳转型进一步加速。徐本亮介绍,2022年,山东省率先实行新上“两高”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先后出台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指标收储调剂管理办法(试行)》,在确保“两高”项目碳排放总量只减不增的同时,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产能承接等重大项目落地提供碳排放要素保障。2024年7月,又修订印发《山东省“两高”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对替代源类型、减排量核算方法等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审核100个“两高”建设项目,通过减量替代减少碳排放约1000万吨。
同时,山东还积极推动国家
试点。徐本亮提到,山东省4个国家低碳城市
试点在国家进展评估全部取得优良成绩;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成功举办2024中欧(青岛)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论坛,2024年全区气候投融资贷款83亿元;威海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入选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
徐本亮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转型,持续做好碳市场履约工作,继续加强“两高”项目碳排放源头控制,严格执行碳排放减量替代政策,加强
碳足迹核算及应用,推动项目使用低碳技术、工艺和设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