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即将纳入全国碳市场,企业如何应对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祝嫣然2024-12-14 22:35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重点工作时明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一批零碳园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
 
12月13日,在2024钢铁行业节能服务进企业暨应对碳交易市场大会上,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节能降碳处副处长阳紫微表示,将围绕这些方向,加快研究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一些具体举措,同时制定出台百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规则标准,配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加快推进碳市场体系建设与完善,逐步扩大行业的覆盖范围,统筹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电力交易等市场建设。同时也要统筹建立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推动整个工业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的转型。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姜维表示,当前钢铁行业减量发展、存量优化特征明显,节能降碳任务艰巨。通过极致能效工程,钢铁企业形成了统一思想,改变了以往以分厂、工序为单位开展点到点层面的节能升级,在推进全系统、全流程节能升级方面取得突破,这是全行业持续深入推行极致能效的重要收获。希望能效标杆示范企业能够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姜维表示,在双碳征程中,低碳技术的创新高度,关乎绿色发展的效率和层次,我们迫切需要汇集整合行业上下游生态圈的专家力量,持续对突破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探索,不断推动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推广应用。
 
今年9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今年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除了现有的电力行业以外,还将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进一步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为加快推进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工作,生态环境部参照发电行业成熟的建设管理经验,在扩围专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形成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水泥、钢铁、电解铝行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戴章艳在会上表示,全国碳市场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基础性、关键性政策工具,对于落实企业减排责任、发挥碳定价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重点领域,在全国碳市场扩围之际,钢铁企业应积极推进应对碳市场工作,全面提升应对基础能力和低碳竞争力。
 
关于进入全国碳市场对钢铁企业的影响,戴章艳指出,近期或致生产成本上升,远期随着配额逐步收紧、有偿分配、碳价逐步走高等因素,将引起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模式发生变革。
 
戴章艳表示,钢铁行业应积极应对全国碳市场挑战,化“被动适应”为“主动作为”,结合新的政策要求、技术发展、下游需求、金融市场,全方位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全链条推进企业绿色转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5%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这是时隔两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设置单位GDP能耗目标。
 
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国15%左右,是占比最高的制造业,是“双碳”目标下工业绿色发展的主战场。
 
近年来,钢铁行业与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推动转型升级,焕发了传统产业新的活力。同时钢铁行业品种结构不断创新,有力支撑了下游行业和新兴产业对钢铁的制造量上的更高需求,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并带动了下游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
 
阳紫微表示,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导向,多措并举助推钢铁行业节能降碳。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加强能效对标达标,落实工业节能监察办法,持续组织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和监督诊断服务,帮助企业分析能效问题,挖掘节能潜力。
 
他强调,要高度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比如氢能在钢铁行业的示范应用正在稳步推进,通过以氢为原料,直接还原铁将创造冶金用氢新的增长点。未来随着氢冶冶炼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氢能利用的经济性提升,将带动行业性的碳排放稳步下降,开创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