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服贸会“
碳中和行动与企业ESG创新”
论坛如期举办。
会议上,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对当前中国自愿
碳市场的现状及未来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未来中国
碳市场若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来看,年交易额有望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何为自愿碳市场?梅德文解读称,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工具,为一种金融手段,需要约束机制与激励措施,进而形成2类市场,即强制碳市场以及自愿碳市场。当前背景下,碳市场+ESG投资将共同驱动实现双碳目标。
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以下简称“
CCER”)存在于自愿碳市场,是碳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
碳交易体系。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有利于支持林业
碳汇、可再生能源、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项目发展,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事实上,我国自十多年前就已开始关于CCER的实践,开放自愿减排交易通道。而回顾2017年,因自愿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CCER项目受理申请被暂缓。不过CCER项目依然留下不少成绩。截至2017年3月,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共备案200个自愿减排
方法学,9家交易机构,12家审定与核证机构,1315个自愿减排项目,备案核证自愿减排量约7800万吨。而截至2022年10月,存量CCER累计成交量约4.48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60亿元。
暂别五年后,CCER在2023年3月迎来了新消息,生态环境部率先透露重启CCER信号,向社会公开征集CCER方法学建议,并于7月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据生态环境部2023年6月发布的公告显示,目前,其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快推进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前各项准备工作。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建设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各项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今年内尽早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就CCER的重启、中国碳市场的未来,梅德文预测称,若参照对比欧盟碳市场规模,未来中国碳市场深入金融化后,以其70亿-80亿吨配额(约欧盟配额5倍),年交易量或将超过100亿吨,
价格或超100元,交易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在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教授张希良看来,随着时间推移,全国碳市场将逐渐完善。未来2-3年内,纳入企业有望将达7000-8000家,按照当前50元
碳价水平,市场总资产将达4000亿-5000亿元。
“中国自愿碳市场已暂停五年,将来必将逐步市场化、金融化与国际化,CCER也终将重启,并在不久的将来进入碳市场。上述背景下,中国碳市场也将在等待与期待中迎来希望。”梅德文展望称。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