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我国相继启动了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以及福建等8省市的
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工作,多年的
试点经验积累,为全国
碳市场的建立、
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的完善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对促进试点省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探索达峰路径发挥了积极作用。
那么,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各地应如何利用碳市场手段开展工作,促进本地低碳发展?全国与地方两个碳市场如何分工协作?伴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步成熟,地方碳市场试点又将何去何从?
1.地方先行先试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
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推动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全国性市场的顺利启动,地方碳市场试点经验功不可没。截至2021年6月,试点碳市场已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涉及近3000家重点排放单位,累计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启动试点碳市场以来,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交易日趋活跃、
碳配额价格稳健上涨,有力支撑了北京市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2020年,北京碳强度为全国最优。
湖北在碳市场活跃度与
节能减排方面同样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在累计6个
履约年度内,湖北试点在交易量、交易额、市场参与率、
履约率等市场指标方面都位列试点碳市场前列,同时纳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绝对量和强度实现了双下降,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减少二氧化碳1760万吨,16个行业中有14个实现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湖北经济学院
低碳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黄锦鹏说。
上海通过建立完善碳市场
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建设,优化完善交易规则和
交易系统,形成了多层次碳市场。
无论是北京、湖北还是上海,各具特色的地方碳市场在碳市场配额分配、交易制度等方面都已建立成熟体系,均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运行,提供了经验支撑,夯实了发展根基,也为全国碳市场的“一盘棋”布局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2021年3月,由生态环境部起草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曾提出,条例施行之后将不再建设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存在的地方
碳交易市场应当逐步纳入全国碳市场。
这一条款在经过几轮讨论,或将修改为:全国碳市场建立以后,地方碳市场涉及的行业与全国碳市场管控范围一致的,必须纳入全国碳市场。有地方特色的仍可保留,继续探索先行先试。
根据全国碳市场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八大行业。现阶段只有电力行业进入履约范围,其他七大行业仍只属于报告范围。
如北京碳市场主体覆盖电力、热力、水泥、石化、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等8个行业。其中,热力、服务业、交通运输并不在全国碳市场范围。而湖北目前纳入试点碳市场的行业更多达16个,其中涵盖了全国碳市场的8个行业,企业总数接近400家,覆盖了全省45%—50%的碳排放量。
以北京为例,北京目前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高校、医院等机构都是北京致力通过碳市场手段促进减排的重点单位。基于每个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不同业态结构,试点碳市场除了可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碳市场提供有益探索外,还可立足本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低碳发展。
当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下,面对全国碳市场逐步完善,地方碳市场亦需要主动作为,寻找创新发力点,持续发挥地方试点碳市场对本地节能减排、能源转型等方面的倒逼作用。
3.协作且又分工
湖北省将持续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市场建设,以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目标,研究扩大试点碳市场覆盖范围等工作,促进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倒逼落后产能转型。
广东明确“十四五”将继续发挥全国碳市场“试验田”作用,深化碳交易试点,探索研究上线更多交易服务措施,积极推动形成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北京则表示“十四五”将开展碳减排专项行动,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
各地要如何用好两个碳市场,服务自身减排目标?地方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未来两个市场要实现有效协同,还需要深入研究。比如,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在衔接方面存在着制度性障碍。
由于此前8个地方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交易制度、交易流程、
碳价差别较大,远期看,各地方碳市场规则如何向全国碳市场规则统一,企业所持配额如何结转,也是地方碳市场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发展的一大难题。
(陈学良 张月华:《物权数字化——与碳金时代》专著编委、武汉物权数字化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成员,本文来自该书第六章第四节)。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