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国碳市场互补 5%比例不高但效应明显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互为补充,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
碳交易体系。在同场发布会上,刘友宾表示,近期,全国碳排放权市场启动了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配额发放和履约工作,共纳入发电企业2200多家,两年度分别履约、配额清缴时间均截至2023年底,每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CCER抵消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5%。
不要小看这5%。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CCER的需求量明显上升。根据中金量化及ESG团队的研究,CCER暂停签发前,全国碳市场尚未上线交易,经过审定公示的CCER审定项目共2871个,备案项目861个,减排量备案项目254个,减排量备案5000多万吨。在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后,仅在第一个履约周期就消纳了3273万吨CCER,对CCER的消纳作用较为明显。
在全国碳市场扩容、配额逐渐收紧的预期下,CCER供不应求且一段时间内没有增量补充的情况,拉高了市场对于CCER重启签发的期待。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碳市场的启动让CCER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此前,CCER市场多属于自愿交易,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交易的连续性和活跃性较为有限。但是,全国碳市场启动后,CCER可用作强制履约的一种补充,根据目前的规定,能抵消总碳排的5%,这就有了交易价值。
实际上,市场期待CCER重启,也是因为暂停签发后,CCER存量消纳导致供不应求,在部分市场价格维持高位。从数据来看,2020年和2021年的全国自愿减排碳市场成交量明显高于往年,CCER存量进一步消纳。2022年和2023年(截至6月)成交量低于前期水平。供应不足叠加需求上升,该情况整体提高了CCER价格水平。
当然,CCER重启也引发了对供需失衡的担忧。对此,梁希认为,需从开始加强项目把关,建立科学的市场预期,聚焦支持高质量减排项目进入市场,避免大量不符合要求、没有额外性的项目涌入市场。专家提示,自愿减排市场不仅仅需要考虑数据质量问题,还需要考虑纳入项目的质量问题,包括双重计算、额外性、碳泄漏等因素。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