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
刘杰介绍,从中国碳市场发展历史来看,2008年,上海、
北京、天津分别建立了环境权益类的交易场所;2013年起,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七个区域碳市场正式运行,自此中国碳市场形成了有物理空间实体化的运作;再加上后来的四川和福建,目前全国一共有9个区域碳市场,为2021年启动全国统一的
碳排放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3年5月,这九个区域碳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0亿元,交易量达到了5.76亿吨。大概20多个行业的3000多家企业参与到区域市场的配额交易中。
其中,各个区域碳市场特色也不太一样。比如广东、湖北的配额发放量很高,每年发放量在3亿~4亿吨,因为他们的排放企业较多,所以整体配额交易一直是处于领先地位。而上海碳市场的特色是
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占到了全国的40%左右。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当时纳入了2162家发电企业,两年来每年配额发放量在50亿吨左右。刘杰认为,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运行两年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集中在
履约之前。例如2021年年底
履约前的两个月交易规模急剧放大,占到了全年交易规模的80%以上。2023年12月底全国碳市场会进行第二次履约,目前市场交易量在逐步扩大,
价格也是稳中有升。
第二,交易价格从开盘的48元到现在的65元,涨幅接近30%,价格稳中有升。短期的配额交易成为主要渠道。
第三,2000多家纳管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参与了交易,但交易频率总体较低。目前全国碳市场换手率仅为2%,相比之下,一些成熟的碳市场交易规模、换手率能够达到几倍以上。
第四,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刘杰表示,接下来会尽快把电解铝、水泥、钢铁等行业纳入,包括引入一些投资机构,增加市场的活跃性、流动性。
刘杰说,地方
试点市场是全国碳市场起步的关键点。未来全国碳市场电力先行,其他行业将逐步跟进,“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所有行业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以后,整体的配额发放量能够达到65亿~70亿吨,占到国家总体排放量60%左右,纳管企业达到8000家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