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张希良:基于强度的碳市场更适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程维嘉2022-06-19 19:04

“基于强度的碳市场更适合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浙江大学城市发展与低碳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求是城市与低碳学术论坛上,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说,在此基础上,配额发放取决于企业履约周期的排放强度与行业可交易的碳排放绩效基准。配额量可以根据经济环境调整,避免配额数量过紧或过松。
 
继《巴黎协定》之后,中国有了新的气候目标,在化石能源比重、非化石能源比重、单位GDP碳排放等关键指标上有了新的目标任务。在碳中和情景下,主要减排措施包括能效提升、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内部结构优化、人工CCUS和碳移除技术。未来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减排措施的贡献率是不一样的,都需要具体的机制来促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碳交易、碳市场机制就是一个重要手段,能够把总量目标细化到每一个企业上,在碳交易体系内外都将产生重要的效果。”张希良认为,碳市场覆盖范围之内的减排效果,在于通过设定排放总量和配额分配,实施直接碳排放控制。碳市场覆盖范围之外的减排效果,体现在通过碳价在产品和服务市场传导带来的碳减排碳价对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和投资的激励作用,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提供动态激励,为可持续金融工具提供创新的基础等方面。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抓手,是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创新。从“行政措施+财政补贴”转到基于市场的政策手段,测量、报告和核查制度(MRV)和有效的违约经济惩罚,能够助力能效标准落地,形成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利用的新机制。
 
“中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为发展中国家碳市场建设和区域碳市场连接提供借鉴,引领未来全球碳市场发展。”张希良说。
 
中国碳市场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主要原则上有诸多考虑,在设计时把碳市场设计的一般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统筹近期与长远、效率与公平间的关系,坚持碳市场建设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一致,统筹全国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间的关系,统筹全国碳市场建设与地方试点与国际碳市场发展的关系。
 
据介绍,全国碳市场已覆盖8个行业20个主要子行业,配额分配基于行业碳排放基准和产品实际产量的免费配额进行,目前正在积极探索有偿分配方法。
 
张希良从五个方面对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一是尽快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十四五”期间力争做到对重点行业的全覆盖,尽快增加水泥、电解铝、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上线运行。二是改进全国碳市场的设计。将全国碳市场总量设定与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引入配额有偿竞买和第三方投资机构。三是积极鼓励发展自愿碳市场。形成全国碳市场的抵消机制,探索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四是制定全国碳市场到2035年的发展规划。五是碳市场与碳税两种政策工具协同发力。充分发挥碳市场的主体作用,积极发挥碳税的重要补充作用。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