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履约周期履约完成率达99.5%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虽然出现了个别履约违规
案例,但市场整体的履约率更值得关注。
据了解,第一个履约周期内,全国碳市场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而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碳排放权和排放配额作为新型货币,随
碳价上涨,价值也将不断攀升。因此,强化碳资产及
碳交易管理将成为企业降本创效的重要手段。我国正积极进行碳达峰路径顶层规划,并加速推进重点举措落地。2021年7月16日全国
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预测2030年
碳价约为90元-150元/吨,2060 年约 950元-1150 元/吨。”卢英华在谈及当下碳交易情况时说道。
刘友宾认为,从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
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
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了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构建了支撑全国碳市场运行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制定并发布第一个履约周期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完成基础支撑系统建设,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指导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控排企业加强能力建设。”刘友宾表示。
与此同时,刘友宾指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技术规范,切实抓好全国碳市场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八个重点行业将被陆续纳入,一个交易额有望超千亿的全球最大碳市场将在中国建成,并持续激发企业厘清碳基线、开展
碳盘查、制定实施减排举措等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