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赖晓明表示,将努力建设全球最大的碳现货市场,建成全球
碳交易中心,积极发展多层次
碳市场,形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加快推进
碳金融创新,推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与
碳市场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低碳
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
上海证券报周三援引对赖晓明的专访并称,明年将重点推动两大工作:一是尽快提市场升规模;二是在碳金融方面开展相应的探索,推进产品创新;在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将推出现货和非期货类的衍生品,比如远期交易,掉期交易、掉期互换等衍生品。
他并称,相关部门正在稳步推进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有关工作。目前,建材、有色等行业正在开展
碳排放交易相关研究准备工作,预计可能推进较快。
“总体上来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目前还属于起步阶段。整体运行平稳有序,配额
价格波动合理,单日成交量屡创新高。”他说,不过和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盟市场相比,我们的市场结构还是比较单一,还存在一些结构性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他并称,接下来全国碳市场还是有很多难题要去克服,还有很多具体的创新工作要去做。比如说,将扩大交易主体、引入投资机构;要尽快把其他控排行业纳入进来;要推出衍生品,发展一个多层次、多产品的市场。
他同时表示,还要进一步完善配额分配机制,建立一级市场。目前碳排放配额分配采取免费分配的方式,可以研究一定比例的有偿分配配额的
拍卖方式。同时,还可以考虑建立与市场相应的调节机制,如参照欧美市场的做法建立市场调节机制等。
从市场性质来讲,还计划把市场从现在单一的
履约型市场,进一步发展成具有投资价值,具有金融属性的复合型市场。这样的市场将既有
履约功能,能服务控排企业;又有投资价值,具备一定的金融属性,能帮助企业、投资人等进行风险管理等。
此外,除了碳排放市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市场也备受市场关注。“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筹备重新启动
CCER项目的备案和减排量的签发,全国CCER市场有望于明年重启。“他称,希望全国CCER市场和全国碳市场能进一步融合,更有效率地推动全社会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落地。”
报导并引述赖晓明的话称,围绕全国碳市场建设服务,在服务好控排企业和各类交易主体进入市场、参与交易的基础上,也希望和一些机构形成市场服务方面的合作。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交易主体入市,服务的能级越来越高,交易所需要各地相关机构合作,共同为市场主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