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久竑在会上发表了以“
碳市场与
碳金融”为主题的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我国
碳市场已经走过了三个里程碑,未来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要走,一是
CCER市场的重启,二是未来的
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
綦久竑表示,我国碳市场有两种主要的交易品种,一是
碳配额,二是CCER等项目减排量。从2012年到今天,我国碳市场已经走过了接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有三个关键的里程碑。他指出,第一个里程碑是2012年原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推出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由此建立起了中国的CCER交易体系。
第二个里程碑是从2013年开始,原国家发改委批准包括
北京在内的七个省市开展强制性的、地方碳配额交易
试点,后来加入福建省组成了八个
试点省市,到目前为止已经相继完成了八个
履约年度的
履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
第三个里程碑是今年7月16日正式启动的全国碳配额交易,首先从发电行业起步,由此建立起了全国性的碳配额交易市场。全国碳配额交易市场首先覆盖的是发电行业,纳入的控排范围达45亿吨规模,一举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控排规模最大的一个碳市场。
綦久竑进而提到,接下来,我国碳市场还有两个关键的里程碑,一是CCER市场的重启,二是未来的碳期货市场逐步建立,彼时我国将建立起一个国家级、一体化和金融化碳市场,将为中国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提供强有力的市场机制保障。
碳市场跟其他市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强制性,必须要有坚实的法律基础。对此,綦久竑也在会上作了介绍,以北京
碳交易试点为例,2013年北京
碳交易试点启动时,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个决定,决定全文很短,但规定了五种关键性的制度,一是
碳排放总量管理制度,二是
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三是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四是碳排放报告制度,五是第三方核查制度。
綦久竑表示,除了北京碳交易试点之外,全国碳市场也建立起了相应的政策规制。2012年原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推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了CCER市场体系;去年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搭建起了全国碳配额市场体系,全国碳市场的两种主要交易产品CCER和碳配额,就由这两个法规来进行规范和完善。
而对于未来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大家关切的一个焦点。綦久竑在会上提到,目前碳金融产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交易工具,包括碳期货、碳期权、场外衍生品等;二是融资工具,包括基于配额和CCER的抵质押融资;三是碳金融支持工具,包括碳指数和碳保险等。未来随着整个碳市场的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各种碳金融工具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