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建设,2013年12月正式开始运行。目前,广东
碳市场年度排放配额总量达4亿吨左右,配额规模排名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欧盟、韩国
碳市场)。经过六年多的不断探索,广东逐步将占全省
碳排放约65%的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等六大行业约242家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交易量及交易额均居全国七个
试点碳市场首位,是法规体系健全完善、监管真实有效、市场主体参与度高的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截止到2021年7月31日,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6亿吨,成交金额达44.5亿元,均居全国各区域碳市场首位。
从2013年到现在,我省
碳交易每年的
履约率都在99%以上,2013
履约年度为99%;2014—2017履约年度连续四年100%;2018履约年度为99.2%;2019、2020履约年度为100%。
我省碳交易有两个特色亮点:一是实行配额有偿和免费发放结合。电力行业免费配额按95%发放,钢铁、石化、水泥、造纸、航空行业免费配额按97%来发放,控排企业根据自身配额盈缺情况自愿参与
拍卖,提高控排企业碳资源有偿意识。从这几年的运行来看,控排企业已经逐步建立起这种意识,在“双碳”的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实行配额有偿发放的方式,对企业建立低碳意识确实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二是与碳普惠制结合。我省创新建立的碳普惠制自愿减排体系,与广东碳交易市场建立了有效链接,控排企业年度履约时可使用碳普惠制的PHCER与国家自愿减排机制
CCER抵消不超过10%的年度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