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全国
碳排放市场上线,首批纳入2225家发电企业,涉及
碳排放量超40亿吨,占我国全年碳排放量的比重超40%。
碳市场的启动正在促使电力行业等多个行业加快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
电企转型发力布局“绿电”
作为全国
碳交易市场首批成交企业之一,国家电投集团是同类型能源央企中首个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的企业。据统计,国家电投集团前8个月,累计发出清洁零碳电力1961.43亿千万时,完成年度目标的69.22%,超过时间节点2.64%,同比增长17.25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54亿吨。
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尽管火电新增发电装机总量依旧排名首位,但同比去年新增装机绝对量来看,水电、风电与太阳能的绝对量增幅已赶超火电。
国家电网近期表示,未来5年将投资超过2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其中将投入500多亿元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持续完善各级电网网架,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表示,“我们认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
新能源为供给主体,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枢纽
平台,以源网荷储互动和多能互补为支撑,具有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灵活可控、智能友好、开放互动为基本特征的电力系统。”
今年9月启动的绿色电力交易
试点,被业内认为将助推电企加速清洁低碳转型。“未来碳交易市场应该根据
碳中和目标增加更多的选择性,将绿色交易和碳排放市场有机结合起来,让市场更加充满活力,促进碳交易市场交易量提升。”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
多地推动建筑行业纳入碳交易
生态环境部此前委托建筑、钢铁、有色等行业进行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相关准备工作,近日武汉、雄安、
北京、上海等多城又发文,明确推动建筑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范围。
水泥企业正抓紧推进绿色低碳发展。9月1日,南开大学—安徽海螺集团甲醇SCR脱硝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今年6月,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海螺集团、南开大学、芜湖市人民政府三方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在二氧化碳资源化综合利用、甲醇-SCR脱硝催化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
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大型水泥企业(集团)之一和全国最大的特种水泥生产基地,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正在制定自身的《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行动方案》,“初步预计公司将在2027年提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单位水泥产品碳排放较2027年下降60%,通过脱碳技术及负碳项目,实现碳中和。”
绿色低碳已经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记者获悉,《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有望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发布。
南钢金贸钢宝首席期现分析师蔡拥政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国内宝钢、重钢等重点钢企实际已经在积极参与地方的碳交易试点,相关企业和部门也已经完成了碳核算方法、历史碳排放量盘查、
碳配额确定等工作,制定了碳排放配额交易相关管理制度等。其他国内一些大中型钢铁企业也在做相关的业务工作准备,企业正从自身流程及产品结构制定不同工序、不同产品的配额标准测定。
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
虽然“十四五”期间确定纳入碳交易市场范围的8个行业中并没有煤炭行业,但是作为电力主要燃料来源,“双碳”目标下的煤炭行业绿色转型迫在眉睫。
中来股份8月15日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中来智慧新能源有限公司拟与露天煤业签署合资协议,开发建设鄂尔多斯市东胜区4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上述项目只是露天煤业近期宣布的一系列新能源投资项目之一。这家以煤炭为主业的公司近期计划成立6家新能源公司,并收购陕西中核光伏发电有限公司100%股权,总共计划开发建设1100兆瓦新能源项目。涵盖大型地面风电光伏项目以及分布式户用光伏项目。
为了加快推进碳中和,宝丰能源日前宣布拟10亿元认购中国化学。针对公司主营业务—煤制烯烃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减排问题,宝丰能源在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中指出,用新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替代煤制“灰氢”的技术路线已经打通,只要有足够的“绿氢”,煤制烯烃排放二氧化碳的问题就可以基本消除。
近日高层提到,要按照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立足国情、控制总量、兜住底线,有序减量替代,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最紧迫任务,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发展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