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碳交易能提供哪些借鉴?
李菁:第一个是控排行业企业,它的生产技术要迭代更新,要转型升级,减污降碳,首先要实现自我的节能减排。解决技术壁垒后,能够更多地采纳绿色的能源供给。第二个,整个社会的非控排企业,包括个人,需要提高对于碳中和以及节能减排的意识。比如一些欧洲的银行、保险、资管企业,它们本身不是控排行业企业,但会实现自身碳中和。需要首先摸清家底,看一下自身排放量有多少。第二步要出绿色办公、绿色运营的这些工作方案以节能减排。第三步是积极参与碳交易做抵消。有些欧洲的大银行在2005年、2010年实现碳中和之后,会宣布到2050年要成为一家净零排放银行,净零的概念就是不光自身中和掉,还把资产里所有投向的客户,不管是贷款的,直接投资的也必须中和。第三个就是个人倡导一个低碳绿色、更加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Q: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运行至今也遇到过很多问题,其中有哪些可以借鉴之处?
蒋昕昊:欧盟的碳价经历了大跌最近又涨回来的过程。影响碳价格的因素其实非常多,比如经济周期波动,还有技术进步、政策变化都会影响碳价。欧盟2008年和2011年因为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导致需求大幅减弱,但供给没有能够相应地跟上调整,导致碳价跌到接近零的水平。所以欧盟也做出了修补方案,2019年推出了碳交易的稳定机制。如何建立机制去应对未来需求大幅波动时,去调整配额的供给,让市场能够更加稳定,这是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