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司长邱启文30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2021年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之后,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以“无废城市”建设
试点为引领,全力推动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探索推动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向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等。
此外,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全国
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近期《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等全国
碳市场有关制度文件公开征求了意见,并将尽快发布。
推动再生资源行业
向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今年11月24日,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
邱启文介绍,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国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底前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胜利在望。
2021年中国将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之前有进口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将聚焦国内市场,目前我国国内的废品回收行业仍然较为原始,行业标准不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如何引导企业加速布局国内废品回收的渠道,倒逼国内再生资源行业从小散乱转为高质量发展?
邱启文回应称,将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引下,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内回收体系、强化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同时,持续加强固体废物集散地整治,依法严格查处固体废物加工利用行业环境违法行为,倒逼“散乱污”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国内再生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自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方案开展“无废城市”试点以来,共安排900余项任务,500余项工程项目,涉及金额投入1200余亿元。其中,全国一大批环保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到试点建设中。
邱启文提到,将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为引领,全力推动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探索推动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向可复制、可推广模式的规模化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涉及再生资源的回收运输、分拣加工、
绿色供应链等诸多环节,是循环经济、节能环保领域的重要内容。随着垃圾分类制度、“无废城市”建设在全国持续推进,再生资源行业也将迎来发展契机。
一系列碳市场建设
有关制度文件正在推进出台
生态环境部此前组织起草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和《全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并于今年11月2日起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并公开征求社会意见。
“下一步,我部将对有关意见逐条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上述两个管理办法并尽快发布。后续我们还将就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等其他配套制度文件陆续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
根据生态环境部11月20日下发的关于公开征求《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 2019年至2020 年全国碳市场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达到 2267 家。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
碳交易市场实质性交易已临近。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近日也公开表示,碳市场将成为与股票、债券、外汇、商品一样的重要的市场。
北京市已经将北京
环境交易所改造提升为北京
绿色交易所,未来要对标国际领先的碳市场标准,积极发展资源减排交易、探索绿色资产跨境转让,同时借鉴国际碳市场中
碳期货、碳期权等成熟的经验,积极开展新型的
碳金融工具。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31日,我国8个碳市场累计成交4.34亿吨,成交额99.73亿元,其中线上交易共计1.77亿吨,成交额45.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