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吹风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的
碳市场将加快建设,目前发电行业已经做好了相关准备,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造纸等行业前期已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下一步将考虑加快纳入。
“我国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是从地方
试点起步的,这些地方的
试点成效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李高表示,“十四五“期间环境部将大力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会有更多行业被纳入到碳市场当中,中国的碳市场规模随之将进一步扩大。
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共有2837家重点排放单位、1082家非
履约机构和11169个自然人参与试点碳市场。截至2020年8月末,7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
澎湃新闻从通气会上获悉,随着国家层面强化气候变化目标与行动,接下来各省(市、区)也将提出各自的目标和计划。而在二氧化
碳减排方面,将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为主,向市场手段进一步拓展,“十四五”期间,全国的碳市场将全面同步推进。
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
碳中和。
“这是中国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李高表示,这一目标与此前我国提出将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相比进一步加大了力度,要求也更高,对中国而言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李高也同时表示,确定这个目标是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国情的。近年来,我国在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方面持续发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也为“十四五”甚至更长远的减排目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和2005年分别下降约18.2%和48.1%,已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初步扭转了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另一方面,2018年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509万公顷和51.04亿立方米,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下一步,我们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把碳强度的目标继续作为‘十四五’约束性指标,并通过相关规划进行落实。”李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