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强制性碳减排交易的启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将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碳排放权配额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环保大旗的背后是各方利益的激烈博弈,这也意味着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2013年被称为中国碳市场启动元年。截至2013年12月,已有4个试点市(省)碳交易开锣,涉及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造纸、有色、油气开采、大型建筑等行业或领域,1558家企业或机构被纳入首批控排范围。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来自交易所的数据显示,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以来,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开市三个月总成交59笔,总成交量55550吨,总成交额280.065万元。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10万吨,累计成交金额突破400万元。
相关基础性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地在碳交易技术路径、交易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碳交易试点工作各具特色。深圳市出台并正式实施碳排放管理若干规定,这是中国首部规范碳排放交易的地方法规。在配额分配上,深圳创新性地采用预先分配配额、后期调整确定的方式,对配额发放过松或过紧的风险设置“安全阀”。上海制定出台了碳排放核算指南及各试点行业核算方法,确定了全市碳排放统一的“度量衡”。北京允许参与主体通过项目交易获取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一定比例的配额,但用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排放量使用比例不得高于当年排放配额数量的5%,其中本市辖区内项目获得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必须达到50%以上。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然而,由于我国碳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碳热潮”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事实上,碳市场健康发展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首先,要明确设置碳排放总量,然后对减排地区及减排行业的排放额进行合理分配,使碳排放配额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赋予碳资产交易的物质基础。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得到充分认可的减排配额体系,即使确定排放总量,技术手段也难以确保碳排放额的公平分配,在诸如碳交易标的物的确定、排放源的监测核查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