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各个碳交易试点启动,上述问题成为业内关心问题。日前,CDP发布题为《面对碳交易,企业是否已经准备就绪?》的2013中国报告,部分摸底了企业对待碳交易的心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这是这家旨在鼓励企业披露碳信息的非盈利组织连续第六年发布中国企业的碳信息报告。通过向投资者提供碳信息报告的方式,CDP试图通过市场力量鼓励企业去披露他们对于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并使他们采取行动以减少影响。
今年的中国报告显示,在经过富时中国A600指数以及富时全球亚太指数投资权重后,综合列出的中国100家市场价值最大的企业中,共有32家回复了问卷。这一数字虽比去年的23家有所提升,但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中国的回复率一直增长,这是积极的趋势,当然我们也看到在相对发达的国家中,回复率已经比较稳定了。比如我们的全球五百强企业回复率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在了81%。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中国企业碳披露仍寥寥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企业未认识到碳排放数据核查应是企业管理的有机部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CDP报告以“碳交易”为题,关注企业在国内碳交易方面的表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2013年正是碳交易“元年”,深圳碳交易试点已经开始交易五个月,北京与上海碳交易也于近期启动,7个试点纳入企业约在2000家。但是,报告中的数据并不乐观——回复问卷的企业中,只有3家企业表示参与了相关的排放交易,1家表示未参加,其他没有回答。一家表示没有参与的企业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都没有参与碳交易的计划。
在作为碳交易基础的具体排放数据上,能够给出回复的企业也寥寥无几。
报告显示,目前,各省市在开展工作中虽然已经开始通过学习国际经验和开展能力建设对本省市的企业基础排放数据进行核查,但实施核查的企业数目仍然有限,核查的范围不够详尽。如在回复CDP的32份问卷中,只有2家披露了其范围一与范围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数据,1家提供了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来源、核算方法以及相应数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对此,报告分析,一个公开透明的报告机制是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影响企业填报数据质量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各试点企业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历史排放数据且采用不同的排放计算方法和标准,各地的排放数据缺乏可比性;二是数据在报告给政府后,会影响企业的排放配额;三是从企业自身的管理角度看,大部分企业未能认识到碳排放数据的核查应是企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响应政府的要求。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次报告之所以拟定这样一个题目,也是因为看到了中国政府在建立全国碳市场方面的宏伟计划,在西方,碳信息报告是通过市场来推动的,比如投资者、购买者的影响。而在中国,政策的影响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