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碳交易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谈市场的巨大差价,丰厚的利润催生出无数中介公司,摩根士丹利、高盛等都在扩充旗下的碳交易业务、增设碳交易基金,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paifang.com,转载须加网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各大银行不甘落后,纷纷推出碳金融产品,碳资产越来越受到私募资本的关注。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金融活动、碳减排期货、期权市场、碳排放信用等环保衍生品。商业银行也进一步发展碳金融创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000年,世界银行发行了首只投资减排项目的碳原型基金,目前已经设立了8个碳基金,总额高达10亿美元。自2004年以后,私人资本开始大举投资减排项目。早在2007年底,私募资本主导的基金数量就已经超过了政府机构或组织主导的基金,如挪威碳点公司、欧洲碳基金等都非常活跃。
曼氏投资的报告显示,2008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下通过交易所场内交易和经纪商场外交易的排放权总额已经达到146亿欧元,这是2005年的3倍。与天气和碳交易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1994年就开始问世天然灾难债券,2007年已经达到了创历史的70亿美元发行规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另一项开始崭露头角的气候变迁相关金融产品是飓风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与美英保险期货交易所IFEX自2007年开始都在开办飓风期货交易,而IFEX的飓风期货交易2009年更明显趋热,4月的交易额达4110万美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另一些与气候变迁相关的正在开发的衍生品,包括温度期货与雨量期货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科学家们质疑,天气预报这样的事情是否也能由市场制约,他们认为类似的事情应该由专业人士来负责,不是外行人士能掌握的。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其实,不仅仅是天气预报。更严肃的事情是,当天气灾难被设计成金融衍生品来生产和销售之后,这个当初被用来环保的机制,是否会演化成单纯的炒作,还不确定性极大。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另一个担心来自于政策层面。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气候问题是个环境问题,是个发展问题,但是现在的本质却演变成了政治问题。碳交易机制虽好,对于中国而言,过于乐观则为时尚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项目主任杨富强博士认为,目前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国家的减排政策将成为决定碳交易发展重要因素。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