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都议定书》最积极的国家是欧盟和日本,而恰恰是这些国家具有先进制造业技术,在没有碳货币的情况下,他们出口的产品将被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取代,中国能够生产更廉价的产品,逐步实现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在碳货币的约束下,中国的廉价优势不再,无论你生产的价格多么便宜,你在生产工艺和过程中,却是粗放的,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就必须购买排放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美国的情况并不比我们乐观,他们的制造业也不见得比欧盟和日本有多大的优势。如果说中国是制造领域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在消费领域排出的二氧化碳是全球最多的,加入《京都议定书》将使美国的消费者负担更重。美国赖以领先全球的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这两个行业本来就不会排放二氧化碳,因此,美国的减排任务就不会发挥他们的优势。
我国目前没有减排义务,而且我们已经是全球提供二氧化碳排放权最多的国家了,国家发改委还专门出了文件规范用清洁发展机制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的程序,并且将2012年到期的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权定价在8美元以上。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套交易模式,据说参加2007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大多数机构都是海外的投资银行。而这只是在中国和美国没有加入该体系之前的价格,如果中、美都加入《京都议定书》的话,交易将更加活跃。
欧盟和日本推动《京都议定书》的客观结果是,除了使得全球气候降温之外,还能使这些国家获得碳货币的发行权。因此,我认为,《京都议定书》的核心是碳货币本位。我想起欧盟创立欧元时的一些条约,提出了发行货币的机制就是以经济增长率、就业率、通货膨胀率这三个条件相互约束的。现在,如果全球都加入了《京都议定书》,那么所有国家的货币发行都要再加上一个约束条件:二氧化碳排放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实际上,也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来推广《京都议定书》,大多数人还是从关心人类共同命运的角度来对待这个问题。而且,客观地讲,《京都议定书》能够促进全球的经济从简单粗放转向科技进步,也能够促进各国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改进消费观念。如果最终结果是这样的话,看来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