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蓝色经济与
碳中和对海洋可持续性的协同作用”高峰座谈会在厦门大学举行。其间,腾讯
碳中和实验室分别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订了海草床生态系统
碳汇交易意向认购协议和滨海盐沼生态系统
碳汇交易认购协议。
按照协议内容,自2018年11月30日以来,儒艮保护区第一期28.12公顷的海草床修复项目产生所有碳汇量,将全部由腾讯碳中和实验室意向认购,这是中国第一笔公开的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减排量交易意向认购;自2018年3月9日以来,盐城保护区第二期1265.25公顷的盐沼修复项目产生的部分CO2减排量也将由腾讯碳中和实验室意向认购。
据悉,这两项碳汇交易意向得以落地,依托厦门大学和腾讯公司共同发起了的“蓝碳生态系统的评估,修复及核算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戴民汉领衔,聚焦中国典型海草床和滨海盐沼的碳循环过程,并构建这两类生态系统的碳汇
方法学。其中,由陈鹭真教授等共同编制的《海草床生态修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滨海盐沼生态修复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的蓝碳碳汇计量方法及标准。
蓝碳是指通过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CO2,并将其固定、储存的有机碳,是
碳排放权交易的重要对象。“蓝碳生态系统的评估,修复及核算项目” 率先在海草床、盐沼两类滨海蓝碳生态系统领域探索碳汇机制,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典型
案例。
“未来,符合我国生态系统特征的海草床方法学和滨海盐沼方法学将持续拓展应用范围。”戴民汉表示,社会各界合作是助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档加速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要加快构建标准化、可操作的中国特色蓝碳碳汇计量核算方法,推动蓝色金融工具革新,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健康海洋生态系统的建设中。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