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我国也将“双碳”目标作为国家重要的中长期战略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崔丽娟认为,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碳循环是缓解气候变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提高生态系统
碳汇能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她建议,首先要稳定储量、提高质量。森林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占据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大部分的碳储量。湿地也是重要的碳库。据统计,泥炭地、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4种湿地虽然仅占地球表面的1%,但储存了全球20%的有机碳。
要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等高碳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结合国土空间用途管控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构建有利于实现“双碳”目标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进一步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水平,高质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及其自然生态过程,确保自然生态系统碳储量不减少并维持持续积累的趋势。
同时,要稳步提高退化生态系统质量及其碳汇功能。通过统筹布局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和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等措施,结合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方法,改善受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提高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升森林、草原和湿地的碳汇功能。
其次,协同多功能,推动碳増汇计划。要在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同时,增加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在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同时,做好植物配置,同时考虑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土壤保护和水资源涵养。提高湿地碳封存率和有效封存能力;实施可持续的森林管理,通过林分优化、森林抚育等,提升森林抵御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森林成为更有效的长期碳汇。
再次,持续开展碳汇
方法学研究,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持续深入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与碳汇能力估算的
方法学研究,建立碳汇估算固定样地,明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生态系统
碳计量的关键参数,推进我国碳汇核算方法与标准的制定,提高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能力估算精度。积累碳汇研究的第一手数据,为我国碳储量与碳汇能力精准估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