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海洋产业与生态
提及海产品,话题绕不开餐桌上的海鲜,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方式转变,食物在厨房的大部分工序被挪到了上游的食品加工厂,预制菜市场应运而生。
研讨会上,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食品营养与安全系副主任洪惠列出一组数据:2020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收入达313.81亿元,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95.46%。有研究机构预测,未来6-7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实现3万亿以上规模,成为“下一个万亿级餐饮市场”。其中,水产品客单价高、后厨处理复杂度高,预制化需求更强。
在洪惠看来,当下预制菜市场处在“野蛮生长”阶段,存在添加剂过量,贮存过程中品质下降等问题。如何保障水产预制菜的安全和风味是关键。洪惠介绍,通过超高压杀菌技术、新型包装技术、液氮冻结技术等,能为餐桌上的水产品锁住新鲜,这在实际的
案例中已经得到应用,也可以为象山本地有需要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水产养殖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七成以上,其环境影响不容小觑。在最为普遍的池塘高密度养殖方式中,饵料、排泄物产生的有机物直接排放到水体,会使水质逐渐恶化。对此,哈尔滨工程大学高级工程师孙勇提出生物处理法,通过养殖水生植物、藻类、微生物,从而消耗、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实现养殖尾水循环净水。这也与江苏海洋大学讲师亓守冰提出的微藻处理养殖废水方案不谋而合。
为污水处理提供解决方案,也是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吕娟所长。吕娟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现有的水处理工艺难以把一些新出现的污染物彻底去除,很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希望能协同高校的专业力量,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的工艺。
除了水产加工排污的影响,海洋生态的另一大威胁是海洋工程的建设开发。海洋工程对钢筋混凝土需求量巨大,不管是码头、港口,还是跨海大桥、岛礁工程的建设,时间一久可能出现材料锈蚀、保护层脱落等现象。怎样让海洋工程耐久又环保?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吕建福及其团队提出高耐久与生态修复一体化混凝土工程理念,用快速、致密附着在混凝土表面的牡蛎,提高水下混凝土结构的防腐性。而且牡蛎礁本身具有净化水体、移除水体中营养物以及防护海岸带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事实上,研讨会前,象山县人民政府就围绕海洋可持续发展提出6大问题、7项技术需求,相关领域科学家在研讨会中针对性施策,并借此机会搭建长期合作机制。例如,了解到象山市墙头镇深受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的困扰,有
专家很快拿出成熟方案:分区、刈割、淹水、晒地、小斑块的处理和秸秆处理等可有效治理互花米草,这一技术在上海崇明已得到验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