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碳在各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如何在科研、产业、人才等领域加强与国际合作?
王胜:一是加强蓝碳技术、政策和规则研究合作。整合国内优质学术资源,加强与国内外相关智库、科研机构的多学科协同攻关合作,加快明确蓝碳的评估、监测、计算标准,完善蓝碳保护法律法规,明确蓝碳交易的范围和对象。加快制定可在全球推广的海洋碳汇模式和标准体系。
二是密切跟踪、视情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发起的各类“蓝碳倡议”和相关工作组。鼓励国内涉海智库、科研机构积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相关研究机构开展多层次的交流合作。特别应加强与东盟国家的蓝碳合作,组建中国—东盟国家间跨国科学研究合作团队,支持蓝碳示范合作项目。
三是探索开展蓝碳增汇示范性项目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模式,积极谋划滨海湿地和红树林增汇、生态渔业养殖增汇、海洋微生物增汇、贝类藻类固碳、海洋碳中和示范等蓝碳示范性项目。积极探索蓝碳增汇项目开发带来的“外溢”效应,有效带动海洋生态旅游、海洋休闲渔业、蓝碳技术服务、蓝
碳金融等海洋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王胜,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致力外事和南海问题研究20余年,深度涉猎国际关系与地区安全战略、南海权益、岛屿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等跨领域,发表和出版了《非传统安全与南海区域开发合作》《海南服务周边外交的探索与实践》等100多篇学术
论文和10余部专著。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