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海南省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签约仪式在海口隆重举行。签约仪式由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伍晓红主持,本次签约标志着我省通过交易机制实现蓝色
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探索取得了新进展,在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创新方面迈出了新步伐。
本次交易的蓝碳生态产品是位于海口市三江农场的红树林修复项目,由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实施。在省政府相关部门及海口市政府的共同推动下,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厦门大学、东寨港保护区管理局、三江农场等单位,依照国际认可的
方法学共同开发,并由中环联合(
北京)认证中心完成审核。预计该项目可在未来40年产生9万余吨碳汇量。此次纳入交易的是近5年产生的3000余吨碳汇量,由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购买。交易收益将用于项目区红树林的管护和项目周边社区和学校的公益项目。
蓝碳是指由海洋生态系统吸收和存储二氧化碳而产生的“蓝色”碳汇。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滨海生态系统都是重要的蓝碳资源。近些年,海南省高度重视蓝碳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大力推进蓝碳基础研究和机制创新,并于今年年初推动成立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在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指引下,海南蓝碳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凸显,成为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生态产品价值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毛东利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毛东利指出,本次蓝碳生态产品的签约交易,是我省蓝碳资源价值转化的实质性突破,为把海南优质的生态资产转化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资本做出了有益尝试,体现了海南各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不断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的不懈努力。毛东利强调,蓝碳的研究和推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在理论研究、碳汇开发、交易规则建设和价值转化等扎实推进、全流程创新。同时要鼓励多方参与、深化对外务实合作,把海南打造成为国际上展示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靓丽名片。
签约仪式上,交易方海口市三江农场、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台签约,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海南
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筹)代表上台见证。
签约仪式后,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举行了第二届学术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