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碳汇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强调森林是碳库,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森林碳库形成过程中所伴随的巨大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森林碳汇不断增加的背后,是持续开展的大规模生态修复、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行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保持了连续30年的“双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当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91.86亿吨碳,年涵养水量6289.50亿立方米、年固土量87.48亿吨、年滞尘量61.58亿吨、年吸收大气污染物量0.40亿吨、年释氧量10.29亿吨。中国的森林在面积和质量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了巨大的生态价值。
森林碳库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密切联系着我国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根据《第9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目前我国的国有林面积8274万公顷、集体林面积3874万公顷、个人所有林9673万公顷,这些不同所有制的森林资源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治理环境提供了重要基础。鼓励并大力发展多重效益的造林再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碳汇项目,对加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强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实现乡村振兴,以及如期兑现中国向世界承诺的“3060”远景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碳库积累所形成的碳汇,其经济价值可通过交易直接变现。碳汇交易是基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创设出来的一种虚拟交易。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开展造林再造林等活动以增加碳汇,从而抵消其自身的碳排放。
2011年,中国开始了国内碳排放权交易
试点,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将林业碳汇作为一种合格的“中国核证减排量(
CCER)”纳入
碳市场交易。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分别在2013年自主开发了《碳汇造林项目
方法学》,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成为全国首个
CCER林业碳汇项目
方法学,随后又在2014年开发并备案了全国首个《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成为中国CCER机制下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必须遵循的方法指南。
2016年8月,塞罕坝林业碳汇项目首批国家核证减排量获得国家发改委签发,预计30年内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潜在交易价值超亿元。2018年8月,塞罕坝林场在
北京环境交易所与
北京兰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达成首笔造林碳汇交易,使塞罕坝林业生态产品真正实现了市场化,有力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取得了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