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固碳潜力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刘春沐阳2022-04-05 12:26

  又到春茶采摘时节,福建各地的生态茶园开始忙碌。“三茶”理念提出以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统筹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以茶叶为代表的农业种植业碳汇潜力也逐渐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重视。
 
  山地茶园是重要的农业生态系统,茶树种植需要播撒一定量的肥料和农药,这一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之后的采摘、收储、转运及售卖环节,也会相应产生一定量的碳排放,所以茶园本身是碳排放来源。但与此同时,茶树在生长过程中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碳分子,再通过根系和枯枝落叶等将碳固定于土壤中。因此,茶园也被认为拥有巨大固碳潜力,只要认真加以研究利用,完全有可能发展为规模与价值兼具的重要碳汇产业。
 
  作为产茶大省,福建已在这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茶园碳排放监测统计,在产茶大县大力推广减排增汇种植技术,利用枯枝落叶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轮种大豆和油菜从而告别化肥、除草剂和农药等,收到了一定的减碳成效。
 
  但是,监测标准、核算技术和方法学体系的欠缺依然是阻碍生态茶园碳汇发展的瓶颈问题。相较于比较成熟的林业碳汇,农业碳汇起步较晚,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业规范及技术标准都非常缺乏,即使放眼国际,目前也尚无被广泛认可的碳汇标准。
 
  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加快茶园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的研究,琢磨透固碳过程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生态茶园碳汇提供经得起推敲的理论支撑。
 
  其次,要借鉴林业碳汇方法,广泛开展相关数据监测,走绿色化、标准化发展路子。和森林一样,茶树作为一种植物,有生长边界,其种植面积、叶面积指数、土壤固碳量等指数是可以计算的。福建安溪八马智慧园引进了气象观测系统,实时记录茶园温度、降水、辐射等相关气象数据,这些数据都为测算茶园碳汇量提供了支撑。同时,要鼓励推广茶园绿色生产先进技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将现有茶山茶园等改造为标准化生态茶园,系统性开展茶园生态系统减排增汇技术研究。
 
  此外,待时机和条件成熟时,还可引入市场化手段,先行先试开展生态茶园碳汇交易,努力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广经验,树立样板。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