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的多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显示,2010-2016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
碳排放的45%。这一成果表明,此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
碳汇能力被严重低估。
当天,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对这一成果进行报道,为中国森林碳汇能力点赞,称中国植树造林有利于
碳中和。文中提到,最新的分析报告研究了大量太空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报告的合著者、英国爱丁堡大学保罗·帕尔默教授说,太空遥感与实地测量存在极强的一致性,所以关于中国碳循环的叙述一致而有力。
这项研究成果题为《基于大气二氧化碳数据的中国陆地大尺度碳汇估测》(Large Chinese land carbon sink estimated from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data),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中国气象局、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宇航局等权威单位共同完成。研究表明,中国森林固碳能力之所以被低估,是由于中国二氧化碳地面观测站点的稀疏和不均匀分布,容易影响科学家们对二氧化碳通量分布的理解。
参与这项研究的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唐小平说,本次研究使用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ESRL)数据、日本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观测数据、中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以及其他的独立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等,均证实了研究的合理性。研究成果揭示了之前被低估的中国西南地区(主要是云南、贵州、广西)全年碳汇以及东北地区(主要是黑龙江和吉林)夏季碳汇。一年一度的中国碳汇主要产生于植物生长季节,尤其是在6-8月。在过去的10-15年间,通过大力培育人工林、严格保护天然林,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显著。其中,西南地区每年产生碳汇3.5亿吨,约占全国陆地碳汇的31.5%;东北地区每年夏季产生碳汇0.5亿吨,约占全国陆地碳汇的4.5%。
唐小平解释了森林与碳汇、碳汇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他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是人为化石燃料排放与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吸收两者平衡的结果。当前,减缓气候变化有两大主要途径:一是通过工业和能源领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即减排;二是通过森林、草原、湿地等保护修复措施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即碳汇。国际社会所谈的碳汇,主要是指森林碳汇,即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并储存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
唐小平认为,BBC之所以肯定中国植树造林有利于碳中和,显然是看到了中国森林产生的巨大碳汇。他解释说,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
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而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和
会议采用,以积极推动
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
绿色高质量发展。
此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9月22日召开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国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解振华表示,中国提出的2060年之前碳中和的目标,远远超出了《巴黎协定》中2℃温控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这将可能使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提前5-10年。
全球知名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亚太地区副主席加文·汤普森(Gavin Thompson)表示,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达成如此宏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那就只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