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绿色金融:主要领域与国际经验

文章来源:中国林业网碳交易网2019-02-27 10:17

林业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

 
在美国的绿色金融发展中,公民社会发挥了推动作用。上世纪末,环境问题并没有引起美国金融机构的重视。而公民社会已经注意到金融机构的融资活动将助力减少环境污染,在融资活动中同时考虑环境影响问题,能够遏制对环境具有破坏性的项目。美国的非政府组织热带雨林保护行动网络(RAN)在对商业银行的调查中发现,大量热带雨林开发项目得到了贷款支持,开发活动促使热带雨林退化并引发相关的环境和社会问题。2000年,秘鲁燃气工程对当地环境和社区造成恶劣影响,遭到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抗议和抵制。花旗银行的其他贷款项目,如美国加州水源林红木项目、厄瓜多尔管道项目、巴布亚新几内亚油田等,因为涉及毁坏濒临消失的森林、破坏当地社区并加速全球变暖,也受到强烈指责。此次风波迫使银行业重视金融活动的影响和环境风险,在金融活动评估审核中纳入环境和社会因素相关指标。银行大多依据赤道原则制定详细的标准,对大型项目融资中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花旗银行要求,对项目融资贷款超过1000万美元和风险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的业务必须执行赤道原则。
 
德国在推行绿色金融方面重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在项目融资时会全面考察项目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制定了包括林业在内的多个评价标准。对于环境保护节能绩效好的项目,可以给予长期低息贷款,利率差额由德国政府予以贴息补贴。国家通过贴息的支持政策,撬动了资本对环境保护节能项目的投入,调动了一大批环保节能项目的建设和改造,杠杆作用明显。
 
绿色金融为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可持续人工林经营提供了融资保障。亚洲经济增长和对木材产品需求的增加,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林业带来了持续的收益和投资林业的机遇。由于投资者对实物资产配置和对冲通胀的需求,加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低风险的商业环境,可持续经营的林地受到投资者的认可,林业资产实现了显著的规模扩张。资产管理机构不仅着眼于林地生产经营,而且关注到木材生产必须与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其他环境服务相平衡。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而人们对生态系统的多种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这促使资产管理机构重视森林保护带来的机会,包括碳市场、缓解银行以及其他环境保护金融机制。资产管理机构正在以新的资产评估方式,采用负责任的景观管理战略,统筹考虑森林的木材生产力、土地利用模式、栖息地保护等因素,实现对投资者财务以及当地的环境和社会的回报 。
 
同时,过度金融化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1998年,澳大利亚政府为森林管理建立了税收激励措施,对投资林业管理投资计划(MIS)的投资人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免,通过税收手段鼓励个人投资者投资商业人工林。在政策激励下,澳大利亚人工林营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1998-2008年澳大利亚新增人工林近100万公顷。仅2006-2007年,投资者在MIS中投入的资金超过12亿澳元。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投资者对MIS的投入大幅下降,而林业管理公司购买土地的债务无法及时偿还,导致大量林业管理公司破产和重组,相关的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2010年,MIS的投资金额降至不足1亿澳元。
 
绿色金融措施与印尼天然林资源保护政策相得益彰。印尼政府于2013年停止颁发原始林采伐许可证,旨在鼓励棕榈油生产企业通过提高经营水平增加产量,不再占用林地扩张种植。一些在印尼开展业务的国际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变化,在农业贷款项目业务中设定了相关政策。荷兰合作银行针对棕榈油、大豆、牛肉等12类产品制定了具体政策,规定客户评估和客户参与的一般步骤和对于有关商品的特殊要求。渣打银行制定了内部控制体系,编制了棕榈油和农业相关文件,并开展可持续金融的能力建设。银行不仅确定了农业贷款的标准,还为客户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合规要求。汇丰银行上线了在线培训系统,帮助有关人员加强可持续政策的学习,邀请非政府组织参与制定和更新可持续政策。
 
绿色金融在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也有创新实践。2016年,国际金融公司(IFC)发放了一支创新性的债券以支持肯尼亚北部的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该项目是REDD+框架下最大的项目之一,目的是帮助当地上千农民通过保护大象迁徙的生态走廊而获益。该债券5年期的票面利率为1.546%,初始规模在7500万美元到1.5亿美元之间,但由于需求强劲,规模增加到1.52亿美元。购买债券的投资者包括美国教师退休金基金、保险和新兴市场投资者。债券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投资者可以选择以现金、经第三方核证的碳信用额或两者组合的方式兑付。投资者选择REDD+碳信用额,可用于消除其碳足迹或在自愿的碳市场上出售。另一个创新点在于,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公司提供1200万美元的“价格支持机制”,确保该项目每年可以出售一定量的碳信用额,直到债券到期。该债券将增加1180万吨林业碳汇,出售REDD +信用额将为野生动植物保护、妇女就业和当地社区的其他福利提供收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国家发改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主办单位:中科华碳(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易碳家期刊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区22楼三层 联系电话:010-51668250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1044150号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