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发布《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报告由来自40个国家的91名作者和评审编辑分为3个工作组共同编写,引用了超过 6000 篇科学文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报告主要评估了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气候变化的影响、适应和脆弱性以及气候变化的减缓。
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努力消除贫困的背景下,报告分析了全球升温1.5℃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坚持1.5℃温控目标的路径。报告认为,现在若不全力以赴达成1.5℃的温控目标,未来将付出更大代价,特别是在生态系统、粮食安全、水供应、人类安全、健康福祉以及经济增长等方面。而实现1.5℃温控目标可以避免一系列负面影响,有利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但为此需要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方面进行快速而深远的转型,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甲烷、黑碳、气溶胶和氢氟烃等的排放。实现温控目标同时面临政策和技术层面的巨大挑战,包括各国土地利用、交通、能源、农业等政策的不可持续以及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缺乏商业可行性等。
报告认为,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1.5℃之内,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也会较小。在1.5℃温控方案下,被研究的10.5万个物种中,9.6%的昆虫、8%的植物和4%的脊椎动物预计将失去超过一半的地理分布。相比之下,2℃温控方案对应的数值为18%、16%和8%。针对其他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影响(如森林火灾和入侵物种的扩散),1.5℃的影响也均低于2℃的影响。
报告将发展林业视为实现1.5℃温控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即通过林业的碳捕捉与封存等技术以及生物质能源使用等方式,实现温室气体的大幅减少。具体措施包括促进生态系统恢复、提高基于社区和生态系统层面的适应性、提高湿地管理能力、改善森林经营以鼓励生产更多来源合法的林产品等。
一是促进生态系统恢复。当前,森林固碳量较大,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生物量相当于存储了1760亿吨-1940亿吨二氧化碳,而热带森林的生物量存储二氧化碳量更是高达1.08万亿吨。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提高天然
碳汇。
近期的研究表明,保护、恢复和改善土地管理,可固持二氧化碳230亿吨。减少
碳排放的潜力主要集中在减少森林砍伐、新造林和森林经营,特别是在热带地区。当前,大量研究多将“REDD+”(即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导致的排放量)作为一种减排机制,但恢复和经营活动并不需要严格局限于“REDD+”,结合当地实际的活动可能会降低成本、推进共同利益并将完成社会经济目标纳入考量。
近半数的潜在固碳项目价值在100美元/吨二氧化碳以内,三分之一的成本效益潜力小于10美元/吨二氧化碳。在考虑机会和交易成本时,旨在减少毁林导致排放的项目成本变化很大。
森林对其他生态系统还会带来间接影响。例如,降低毁林率可能会减少农地和放牧地的增速,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粮食
价格和其他食品
价格等。类似地,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在热带地区,降低毁林率有助于保持较低的地表温度,同时促进降雨。
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带来的多重潜在协同效应,使“REDD+”对当地社区、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景观等,都非常重要。
多方协作和多元的资金来源提升了“REDD+”在实现温控目标中的潜力。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当土地所有权得到法律的尊重和保护时,地方和原住民利益才会得到保障,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虽然减少毁林有益于穷人,但作为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发展路径仍会受到限制,将面临更低的机会成本。
二是提高基于社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CbA)。基于社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CbA),被定义为社区对有关事项、需求、知识和能力等的主导过程,通过社区的作为使人们能够规划和应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基于社区的气候变化适应性(CbA)与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性(EbA)之间的整合备受推崇,特别是在减贫的过程中。
尽管CbA和EbA都颇具潜力和优势,包括知识交流、信息获取、增加社会资本和公平性等方面的潜力,但制度和管理障碍仍是当地适应性的重要挑战之一。
三是气候变化会导致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温度升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种群分布和功能、生态系统平衡和服务、当地生计等,都有直接而不可逆的影响。湿地管理战略应包括对基础设施、行为、制度实践层面的调整,以实现湿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尽管提出了关于湿地恢复和管理的国际倡议,但相关政策并未奏效。为实现有效的湿地管理,必须进行机构改革,例如灵活的、基于地方和适应性共管原则的治理,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等。
(摘自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of 1.5 °C)